龍南發布 2023-04-17 15:56:31
圍屋之都 山水龍城
龍南今年將舉辦第32屆世客會
今天,『當好東道主 辦好世客會』專欄
帶你尋訪蔥蘢疊翠的古榕圍!
在龍南市楊村鎮新蔡村,有一座歷史悠久、生態宜人、久負盛名、文化厚重的客家圍——古榕圍。古榕圍(新屋仔),距龍南城區63千米。因為圍屋大院內有株300余年的大榕樹,所以,有人把這座新屋仔圍屋又稱為古榕圍。圍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古樸堅固,占地面積大,建筑規模大,院落整齊。

蔡屋古榕,因其生長年代久遠和樹干巨大而在贛粵邊際享有盛名。龍南370余座圍屋中,圍屋內有“古榕”的屬第一座。榕樹盛產于長江以南地區,屬常綠巨大喬木,落地生根,生命力強,其根下垂,入土成柱,獨木成林,我國有許多地區以榕為尊仰崇拜。蔡屋古榕圍坐落于陂坑河、黃坑河交匯的新屋仔。據史料記載,它是新屋仔開基始祖行柱公于1705年種下的,距今318年。

現在古榕盤根錯節,根系發達并延伸至鄰近村落。古榕樹葉繁茂,像把巨大的遮陽傘蔭蔽大地近5畝,樹干粗壯,周長達12米。據長輩說,古榕有靈性,它與當地人的命運息息相關:1938年9月,日本飛機轟炸楊村時,榕樹突然患病枝枯葉黃;1949年8月,龍南解放,古榕枝葉格外繁茂;1976年,偉大領袖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相繼逝世,古榕盛裝脫落,默默致哀;改革開放后,古榕更加蔥蘢疊翠,欣欣向榮。
蔡萬璋先生有詩贊曰:
邊陲矗立一華冠,葉茂枝繁蔚壯觀。日麗當空蔭大地,月華照樹影高檐。屢遭人禍無傷雅,常遇天災未損顏。三百春秋如一瞬,不爭名利隱鄉間。

三百年悠悠歲月,古榕在凄風苦風、電閃雷鳴中人旺發達。新圍仔人的命運和古榕一樣求生存圖發展,由開基時的30多人增至現在的800多人。古榕繁茂,新屋仔人才輩出,先前出秀才4人,當今出大、中專畢業生30多人。其中,碩士、博士、高級工程師、高級教師、國家工作人員多人。
1941年,時任贛南行署專員的蔣經國先生一覽古榕后,欣然留下墨寶“江南第一榕”,還有名人有賦:“古榕一古,新屋常新”。追昔撫今,新屋仔面貌日新月異,展望未來,前程錦繡,古榕更顯風流。
為紀念先輩栽種古榕之功德及后人護榕之舉措,特立“江南第一榕”和“功德碑”,望鄉人尊崇古榕,昭示后人奮發向上。

蔡屋古榕,像一顆璀璨的綠寶石在贛粵邊際的大地上熠熠生輝。圍屋呈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大門朝東,有南、西兩道側門。四角建有四座三層石砌炮樓。住房倚4道外墻而建,二層樓房。圍內有一門三進大廳廈一幢,可擺放30余臺。有住房300余間,100多戶,700多人。圍屋東有陂坑河,西有黃坑河,兩河交匯于圍屋的北面。這按地理風水學稱為“雙夾金”,屬風水寶地。圍大門正朝著筆架山和馬鞍山,所以出文、武秀才。清末,蔡國周有七個兒子,兩個武秀才,兩個文秀才。此圍屋在新蔡境內。古榕圍均為蔡姓,俗稱蔡屋。
來源:《龍南圍屋》
辦好“小食堂” 服務“大民生” 樂安街道社區食堂開餐啦
春筍正當鮮!周六,去象山西周一口嘗盡江南春…
龍南?大灣區,續寫“春天的故事”!
【當好東道主 辦好世客會】龍南話念童謠,趣味滿滿!
江南華南有陰雨天氣 北方地區有大風天氣
【當好東道主 辦好世客會】龍南這座圍屋,布局太絕妙了!
【當好東道主 辦好世客會】瓷畫龍南,栩栩如生!
【當好東道主 辦好世客會】云雨天時,龍南這里美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