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臨邑 2023-05-04 11:20:24
金果滿枝,瓜香四溢。在臨邑鎮演馬村甜瓜種植大棚里,志愿者和果農們正爭分奪秒采摘打包,確保甜瓜能“搶鮮”上市。今年以來,為加快推進“文明實踐聚合經濟”項目建設,臨邑鎮以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聚合經濟亮點打造為抓手,特推出“文明果園”聚合經濟品牌,多角度提升轄區群眾物質及精神生活水平。

因地制宜,聚合經濟破解“致富密碼”。演馬村文明果園共有大棚17個,占地80余畝,主要種植甜瓜、西紅柿等蔬果作物。演馬村黨支部書記兼志愿服務隊隊長李云洲作為文明果園的主要負責人,為發展地方產業,拓展致富路徑,多次帶隊考察種植項目,最終把目標放在了小小的甜瓜身上。李云洲介紹:“我們主要依靠‘訂單+線上+采摘’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為了保證效益,還對接了農業專家給予專業指導,為甜瓜的銷路和產量都買了‘保險’。”大棚承包戶高富勇也表示:“目前來看,光一茬甜瓜的產量就已超預期,甜瓜過季后還能繼續種菜,一年下來經濟效益非常可觀。”李云洲也算了一筆賬,按每個大棚平均年收入12萬算,17個大棚每年收益可達200多萬,村集體每年也可獲承包費收益10余萬元。


項目帶動,整合資源做好“就業文章”。文明果園的打造和運作,也給周邊老百姓們帶來了全新的就業方式。村民們不僅可以租賃大棚搞種植,還能在農閑時到大棚內務工,真正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李云洲表示:“目前,文明果園已為本村及周邊群眾提供了50余個就業崗位,每位工人每年可穩定增收2萬余元。”此外,文明果園也正在研究發展育苗業務,預計下一步還能增加長期用工、季節用工等20多個就業崗位。


文明四溢,回饋社會共享豐收喜悅。四溢的不只有瓜果的香氣,還有志愿服務的文明風氣。在演馬村“文明茶話會”上,志愿者同老人們共享甜蜜瓜果及豐收喜悅,老人們也為村莊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打開了村莊生活的“甜蜜模式”。

“小果園”推動產業“大發展”,也托起了農民的“增收夢”。下一步,臨邑鎮將繼續立足本地資源,強化品牌打造,持續探索文明助農“臨邑模式”,積極推動轄區群眾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齊頭并進。文明果園承包戶李云峰、李長慧夫妻倆也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務事業,先后為德州養老機構及我縣環衛工人捐贈愛心蔬菜14000斤,價值3萬余元,在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方面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也讓文明果園的“文明果實”傳遞到了更多人手中。
涼州區開展“倡導文明餐桌 制止餐飲浪費”倡議活動
駐馬店泌陽:種植豌豆擴寬致富路
南明區紅巖村移風易俗入民心 文明鄉風助振興
朱亞東:將為民服務初心融入到鄉村振興實踐中去
【全力拼經濟 聚力促發展】天祝: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鋪就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正當時‖創建“產業興旺星” 照亮群眾致富路
鄉味|鎮寧櫻桃:鄉村振興路上的"甜蜜味道"
以文藝推動文明交流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