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山 2023-05-09 11:01:00

“彭醫生,你給我按摩、針灸后,手關節不痛了,今天我來復查一下,還需要繼續治療嗎?”“醫生,我大腿這塊晚上睡著疼,走路也疼,你幫我看看是什么問題?”“醫生,我最近總是感覺乏力,能給我開副中藥喝嗎?”……


“五一”假期,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往常一樣,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中醫全科副主任醫師彭勇華從早上8點開始接診,忙著詢問病史、查體、治療、開藥,以及回復患者的咨詢和提問。
中醫“科班”出身的彭勇華1992年畢業后進入了當時的朱涇鄉衛生院,即現在的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擔任中醫科科長。同時,他還是國家級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陸氏針灸”第五代傳承人、金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邵氏推拿療法”第四代傳承人。

從醫三十多年來,彭勇華始終堅持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對待每一位病人,他都認真檢查,詳細解說,兢兢業業施診。近5年來,彭勇華開展了皮脂囊腫、脂肪瘤、腱鞘囊腫等各類日間小手術86例,年門診量達到7000余人次。他已然成為居民們心目中的“寶藏專家”,圈“粉”無數。
81歲的患者程老伯正是其中一位因治病結緣的“粉絲”。程老伯因左側臀部疼痛難忍伴左下肢浮腫麻木半月,徹夜難眠,僅能步行數米。外院治療兩次未見好轉,后慕名來到朱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就醫。經檢查,彭勇華診斷其為梨狀肌綜合征,給予芒針恢刺、中藥熏洗、杵針、中醫定向透藥等治療。經三個月治療后,患者基本痊愈。如今,程老伯時常帶著老伴前來做理療。

“彭醫生人很好,每次遇到我們這些愛嘮叨的老人,他總能仔細地詢問病因,耐心地解釋好用藥的劑量,直到我們明白為止。”前來就診的李阿婆對彭勇華也是贊不絕口。
因為熱愛,所以奮進不止。扎根基層三十多年,彭勇華全身心致力于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和中醫治未病理念。他刻苦專研中醫藥服務技術、陸氏針灸、邵氏推拿技術,將陸氏針灸、邵氏推拿療法應用于社區慢性病的治療;新增開展穴位注射、小針刀、芒針、杵針及滾針五項中醫適宜技術;靈活應用中藥飲片治療慢性胃炎、中風后遺癥、蛋白尿、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此外,彭勇華十分重視中醫傳承帶教工作。他每年參與培訓、義診、咨詢等活動,推廣中醫藥文化、中醫養生功法、中醫適宜技術等;手把手帶教中醫技術,為規培生、村醫培訓刮痧、拔罐、灸法等八項中醫適宜技術;參與《上海市社區中醫藥服務特色項目集成》《周錦明臨證經驗萃》等醫學編著(編委);發表“社區心理干預對慢性腎炎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電針夾脊穴結合中藥熏洗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療效及疼痛評分的影響”等論文。多年來,他先后獲評優秀人才業務技術骨干、“金山區社區好中醫”稱號。近日,他還榮獲了“金山工匠提名獎”。

擇一事、終一生,干一行、鉆一行。作為一名優秀的社區基層醫生,彭勇華三十多年如一日,堅守在醫療服務第一線,守護著社區居民們的健康。
通訊員 姚丹萍
編輯 楊麗
責編 沈彥菲 楊麗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上猶這個鄉雖然是小鄉,但他們敢干、肯干,初步形成六業興旺的產...
上猶這個小伙在山上養魚!一年產值可達30萬元
武城這個“工坊”給力!
“中國藥都,李氏故里”——這個五一假期你總要來一趟吧!
一季度溫州居民收入報告出爐!“錢袋子”又鼓了!
河南夏邑:邀請專家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講座
除了雞蛋,臺灣這個“彈”也缺!
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改善消費條件 增強消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