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19:36:43 點擊量:377
作者:楊大鵬,呂梁市法學會會員、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山西華聞(孝義)律師事務所主任。
摘要:黨的二十大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法治是重要保障。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扎實推進法治鄉村建設,以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助力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法治是重要保障。只有堅持依法興農、依法護農、依法治農,帶有全局性、長期性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從這個意義講,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法治保障的研究成果轉化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正當其時。
呂梁市法學會于2023年4月27日在孝義市舉辦了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推動呂梁高質量發展提供法學智慧”為主題的第一屆“呂梁法治論壇”。其中,有一個分論題就是“鄉村振興法治保障。”
本期推薦的是:由楊大鵬撰寫的論文《鄉村振興法治保障的理論與實踐探析》,他提出的如下觀點和舉措,對鄉村振興法治保障具有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被專家組評選為一等獎。
一、完善法治鄉村建設的法治機制
在全面推行鄉村振興戰略大背景下,要想有效推進法治鄉村建設,需要完善相應的法治機制。以往針對法治鄉村建設的法治機制并不完善,且普遍流于表面,應有的法律效能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法治機制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法治鄉村建設的有效性。要想完善這一機制,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給鄉村配備專職法治村干部,負責法治鄉村建設的落實與推進;二是法治村干部將法治工作融入到鄉村日常治理當中。
二、完善涉農法律法規體系
鄉村振興涉及政治、經濟、法治、文化等多種因素,各項工作的部署都需要建立在健全的法治保障體系基礎之上。由于我國大多數農民群眾的生活模式相對簡單,鄉村地區的人口流動性小,立法機關對涉農法律法規體系的優化和完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如果再忽視對涉農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和優化,法治鄉村建設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對此,建議相關立法部門要加快對涉農法律法規的制定與完善,提高立法數量和質量,加強立法的針對性和系統性,確保各項法治鄉村建設舉措的實施有法可依。
另外,相關部門還要對現有涉農法律法規體系中不合時宜的條款進行及時的修正,例如,有的地方村規民約是村務管理的重要準則和村民的傳統規范,村集體組織民主活動和法治鄉村建設的基礎在于此,我們要發揮村規民約的自身優勢,結合實際情況對農業生產經營、土地承包、產權流轉等方面的法律條款進行修正,使其更加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及時完善涉農法律法規體系,從而從源頭上解決農村工作法律缺失問題。
三、加強法治宣傳力度
法治素養的培育是法治鄉村建設的基礎工程。要想提高農民法律素質,首先要提高鄉鎮干部和村干部的法治綜合素質。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加大農村普法力度,提高農民法治素養。
一是增加涉農法律學習并進行考核。首先,要提高鄉村干部的入職門檻,將涉農法律法規納入入職考試和面試內容,選拔出具有較高法治素養和業務能力的基層工作人員,實現鄉村法治建設的順利推進;其次,對現有的干部進行系統的法治知識培訓并考核,促使其學習法律知識的主動,提升其法治意識和法治觀念;第三,充分利用職業學習、黨校等對村干部進行法律知識培訓,讓他們成為守法、用法的帶頭人。
二是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想有效推進法治鄉村建設,需要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在農村中設置遵紀守法先進模范,針對法律意識較強,遵紀守法的群眾予以大力表彰,通過樹立模范榜樣將法治文化深入到農村群眾的思想意識層面。
三是增強鄉村法治宣傳力度。加強與鄉村發展,村民實際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例如,《土地法》《婚姻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與農民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的法律法規,相關部門一定要加強宣傳與普及。
四是增加鄉村法治宣傳方式。要本著從村民需要出發的宣傳原則,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法治宣傳教育,讓本就枯燥的法律不再停留于紙面上。例如以宣傳畫、多媒體、宣傳片、線上服務等形式,積極宣傳涉農政策及法律法規,以起到良好的宣傳作用。
四、優化現有法律服務體系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要想有效推進法治鄉村建設,需要對現有的法律服務體系進行優化,提升鄉村地區基層干部的法治觀念,實現鄉村地區的依法行政。
一是推行法律顧問下鄉舉措。確保每一個鄉鎮、村落都有法律顧問,法律顧問的數量可根據農村的人口基數增減。
二是設立法律服務日。組織本地區“三官一律一者”進鄉村活動,即: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法學法律工作者走進鄉村,開展法律宣傳與法律服務活動。加強“三官一律一者”與村民、村干部之間的聯系。根據村民現實需要,充分利用村民身邊的鮮活案例,現身說法,引導村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
三是增強群眾監督。用法律法規加強基層干部工作行為的約束與規范,避免其出現腐敗、不作為、亂作為等。通過構建電子政務服務平臺,提升基層黨務政務工作的透明度,使基層干部的工作接受當地人民群眾的監督。
五、提高法律保障效能
有法必依、執法必嚴是農村法治建設的重要環節。要完善農村綜合治理體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是通過專項整治工作,積極預防和打擊農村犯罪活動。鏟除農村黑惡邪教勢力,凈化農村環境,為村民創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不斷增強村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二是制定利民便民法律保障措施,推廣巡回法庭辦案方法。在辦案時兼顧農村交通、農田季節等實際情況,開展法庭到村組、法官進農家辦案活動,減少當事人訟累,拉近司法機關與農民的距離。
三是嚴厲打擊涉及鄉村振興戰略落實的職務犯罪案件,加大對涉農公職人員特別是村干部的監察以及對危害農村社會治安的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
四是嚴格政法工作人員選拔工作,不斷提高政法隊伍的整體素質,重塑政法機關嚴格執法形象,加強法律監督,保障鄉村振興戰略能夠得到一個平安、穩定的發展環境。(呂梁法學)
【湖北衛視】咸豐:一片白葉 振興大業
“焦桐”樹下,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和美城鄉“四大行動”】劍河縣磻溪鎮:“美麗庭院”扮靚鄉村振...
駐馬店泌陽縣古城街道強力推進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五星鄉村書記話振興|漳平市赤水鎮香寮村:“功德銀行”激活鄉村...
德州:“五大振興”描繪鄉村新畫卷
【新華網】山東寧津:“以工代賑”助力鄉村發展
五一游上猶 “五一”假期 鄉村旅游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