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發布 2023-05-15 11:39:02

5月12日,我市召開“中國式現代化的德州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題第四場發布會。市委宣傳部三級調研員趙春雷,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級調研員、新聞發言人馬健,市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一科科長,一級主任科員李立鵬,市文化旅游事業發展中心非遺和科技服務科科長劉鵬,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科副科長黃芳,齊河縣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康偉出席發布會,介紹全市鄉村文化振興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是鄉村延續和發展的靈魂所在。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有關文件精神和省委工作部署,市委工作要求,加強頂層設計,聚力創新發展,成功打造鄉村文化振興“一核三翼”示范區,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多點突破、全面起勢。
01聚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干部、教育群眾

一是大力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建設。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開展學習教育1675場。組建全市“8支百人宣講隊伍”、紅色宣講團、百姓宣講隊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中國夢”等宣傳宣講活動3.5萬余場次,打響“理響德州”市級宣講品牌,精心打造“一縣一品”特色宣講品牌,先后涌現出“樂享聽”“齊宣共講”“津講時刻”“云雁送理”等88個特色志愿服務宣講品牌,把理論宣講和志愿服務相結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致敬奮斗者2022德州最美人物發布儀式
二是深入開展道德建設和典型選樹。深入實施四德工程,完善提升四德榜建設,在120個農村社區培育選樹186個善行義舉“四德榜”優秀示范點,選樹1.6萬個先進典型。在全省率先印發《德州市先進典型選樹宣傳工作實施辦法(試行)》,開展時代楷模、最美人物典型選樹活動,舉辦“致敬奮斗者”——2022“德州最美人物”評選系列活動發布儀式,開展15大系列“德州最美人物”評選活動,舉行2022感動德州十大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僅2023年1-4月,就評選德州好人270人,德州好人之星20人,18人入選山東好人,把榜樣的帶動力量轉化為廣大干部群眾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02著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檔升級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市級新時代文明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德州志愿服務工作協調小組,市委印發《關于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方案》,建立健全文明實踐領導和工作體制機制、激勵嘉許等制度。多次召開全市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觀摩會、座談會、部門單位聯席會等會議,壓實縣級主體責任和市直部門單位職責。

德州依托市融媒體中心建設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
二是實現“五有”標準全覆蓋。堅持“激活、打通、下沉、共享、聯動、融通”六步工作法,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做到統一調配、一體使用、協同運作、共建共享。2022年,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五有”標準全覆蓋,延伸建設文明實踐基地454個、主題公園3013個、家庭站13237個。2023年,大力實施陣地提升工程,鞏固提升“五有”標準,由高標準覆蓋轉入高質效發展階段,提升綜合效益、整體效能。入選全省文明實踐“十百千”典型3個中心、19個所、208個站。

德州市深化“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三是“五為”志愿服務精準匹配、常態長效。全市注冊志愿者176萬余人,建立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美德健康、移風易俗等17大類,縣鄉村三級志愿隊伍2.4萬余支,精準設置和實施志愿服務項目6800個,打造“五為”特色志愿品牌項目265個,通過“云平臺”智慧化服務精準匹配志愿服務供需,開展“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40余萬場,文明實踐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長期穩定在95%以上,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4個、全省156個。其中,齊河縣文明實踐號、慶云縣文明實踐家庭站經驗做法在《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等中央媒體刊播,《齊河縣“文化先行官”助力鄉村振興》在省委改革簡報刊發。

德州市寧津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全民健身活動
四是大力實施文明實踐集成創新工程。建成全省首家“省、市、縣、鄉、村”五級數據貫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雙向賦能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通過整合各類陣地、隊伍、服務,聚合政務、便民、商業等服務功能,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打造“‘兩心’融合 ‘e’路有你”特色工作品牌,創新推出“兩心”融合、雙向賦能德州模式。常態化發布文明實踐指數,實現科學管理,陣地利用率、隊伍活躍度、群眾參與率和滿意度極大提升。典型經驗在《德州改革專報》《山東改革專報》刊發。依托云平臺建立的“志愿德州”網站被選為全省唯一市級示范網站,我市承辦全省“志愿山東”信息平臺管理使用專題培訓班,并作典型發言和案例分享,在全省推廣德州經驗。濰坊市、聊城市、菏澤市、六盤水市分別到我市參觀學習、交流借鑒經驗,在全省率先創設“文明實踐 德潤州城”新聞聯播電視欄目,宣傳推介文明實踐特色亮點、經驗做法,目前已播出12期,極大提升了我市文明實踐影響力、知名度。
03深化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一是大力實施新一輪鄉村文明行動。印發德州市《關于深化鄉村文明行動的工作方案》,落實市直及縣市區任務清單,凝聚強大合力,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二是深入推動移風易俗。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監督檢查和專項巡察,作為評選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前置條件,聯合11部門印發《關于在城鄉倡導開展“反對浪費、文明辦事”移風易俗行動(2022-2024)實施方案》,召開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推進會,開展移風易俗風險點排查、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等行動,強化行業監管,發揮黨員干部示范作用,全市城鄉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其中,禹城市紅白理事會星級評定、陵城區文明新風公益基金、慶云縣1256移風易俗工作模式等經驗做法,受到省里通報表揚。

德城區婚俗改革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集體婚禮
三是加快推動婚俗改革。我市11個婚姻登記處全部成立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設立34個婚姻家庭輔導室,引進社工機構3家,15支志愿者隊伍,395名志愿者參加婚姻家庭輔導工作。舉行集體頒證儀式和新婚俗宣傳推廣活動,寧津推出移風易俗主題婚戀寧津旅游品牌,打造愛情婚戀文化網紅打卡地。
四是積極推動殯葬改革。推進公益性安葬(放)設施建設,2021年編制完成《德州市綠色殯葬建設規劃(2020-2035年)》,共建設公益性安葬設施900余個、經營性8個,倡導文明祭祀、綠色安葬新風尚。
04大力實施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程

一是高質量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堅持全民全域創建行動,推動文明城市創建由城區向縣域、鄉村拓展,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創建,創新開展“文明村鎮,我呵護”——建設美麗鄉村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6個、省級296個、市級2455個。加強文明村鎮測評工作,列出問題清單,進行銷號管理,實行月調度、季通報、年終考核,文明村鎮創建水平進一步提高,社會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山東臨邑劉興德全家合影
二是高標準推動文明家庭創建。印發《德州市文明家庭激勵與管理辦法》,實施動態管理,吸引更多群眾參與。目前,創建全國文明家庭2個、省級37個,市級193個,評選星級文明戶12489個,推選五好家庭50個,3個家庭榮獲第十三屆全國五好家庭,2個家庭榮獲全國最美家庭,德州市婦聯榮獲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4戶家庭入選山東省最美綠色家庭,涵養好家風,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尚。
05推動文化惠民潤人心

我市大力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健全鄉村文化設施,抓好基層文體“三有”建設工作,用好文藝匯演展演、“一村一年一場戲”、“送電影下鄉”等載體,讓更多優秀文化產品和活動惠及農村群眾,加強鄉土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保護利用好鄉村非遺。這個我就簡單一提,具體工作情況,一會兒由市文旅局負責同志作詳細介紹。
下一步,市委宣傳部將進一步強化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統籌協調文明實踐、文明培育、文明創建,深化移風易俗和文化惠民,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突出縣域特色,推動區域協同聯動,深化鄉村文化振興“一核三翼”示范區,培育文明鄉風,厚植鄉村振興文化根基,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力量和道德支撐。
答記者問
請問,市文明辦在深化文明家庭創建方面有哪些工作舉措?

李立鵬:相對于其他創建而言,文明家庭創建主體是分散的千家萬戶,可以說是單位最小的創建,是基數最大的創建,同時也是最難組織的創建。特別是在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加大,城鄉家庭結構、功能、觀念、生活方式等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吸引廣大家庭主動投身創建活動,如何擴大文明家庭創建覆蓋面影響力,如何增強創建的針對性實效性,需要加強探索實踐,創新思路舉措,推動文明家庭創建往深里做、往實里做。市文明辦主要考慮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部署,提厚度。文明家庭是家庭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既要“尋找”“發現”,更要注重創建培育。我們制定了《德州市文明家庭評選標準和評選辦法》,廣泛宣傳文明家庭創建標準,讓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綠色節儉、熱心公益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更多家庭的自覺追求。繼續在城鄉基層深入開展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創建和最美家庭推選等活動,為創建文明家庭提供蓄水池、后備隊。推動開展書香家庭、和諧家庭、廉潔家庭、平安家庭等特色家庭創建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在家庭中爭做好成員、在社會上爭創好家庭。

“情暖中秋,清風傳家”——德州市2022年家風建設宣傳教育活動活動
二是抓示范,提質效。創建文明家庭,既要廣泛動員,又要突出重點人群,更好地發揮他們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將家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推動領導干部增強自律意識、標桿意識、表率意識,帶頭弘揚優良家風,嚴格要求家屬子女,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發揮公眾人物的正向效應,強化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發揮行業協會和群團組織的作用,推動公眾人物帶頭遵守公序良俗、履行家庭責任,自覺做家庭美德和家庭文明的踐行者。要大力宣傳學習先進典型的事跡精神,用他們豐滿立體的家國情懷,激勵人們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三是抓參與,提活力。順應城鄉家庭的新變化,搭建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平臺,運用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更多家庭參與,擴大文明家庭創建覆蓋面。在鄉村(社區)組織開展親子娛樂、體育健身、攝影書畫、廚藝展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提升文明家庭創建的吸引力影響力。引導廣大家庭積極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參與扶貧濟困、慈善捐助、義務勞動、社區服務等公益活動,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廣泛開展修身齊家系列巡講活動,聚焦人們普遍關注的子女教育、戀愛婚姻、家庭關系等,深入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幼兒園等地,普及科學家教知識,傳承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
剛才發布人提到“兩心”融合雙向賦能,請問文明實踐“兩心”融合、雙向賦能具體有什么含義,又是如何融合賦能的?
李立鵬:德州市委宣傳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省委宣傳部相關工作安排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大力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創新工程,將文明實踐的內容、志愿服務的活動優勢與融媒體的信息傳播、新媒體技術優勢緊密結合,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建成了全省首家集指揮調度、智能研判、項目供給、宣傳展示、評估評價于一體市級文明實踐云平臺,實現了“兩個中心”陣地互通、信息共享、活動互聯,激發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乘數效應”。
聯通陣地,關鍵在“融合”
德州市有機融合線上線下、部門行業、社會組織、專業團隊等各級各類文明實踐陣地,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與融媒體平臺、全市大數據平臺、創城智慧平臺、12345市民熱線等數據平臺互聯互通,12個縣市區、22個市直部門開通文明實踐功能區和APP客戶端,縣級職能部門、鎮街政務新媒體鏈接文明實踐端口。同時,不斷拓展線下平臺和文明實踐實體陣地,構建“智屏融合”“文明實踐號”平臺矩陣,集成戶外大屏、公交車載屏、電梯屏等平臺“上網入云”。對583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實體陣地,進行統一數字化編碼,編制圖表化、可視化文明實踐電子地圖,動態掌握、科學分析陣地基本信息、功能設施、使用狀態,加強對各類陣地資源的精準化指導和常態化管理。
“兩心”融合,核心在“賦能”
文明實踐云平臺是兩個中心深度融合的產物,更是雙向賦能的結晶。我市充分發揮文明實踐中心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優勢,圍繞政務服務、便民服務、商務服務,依托市縣兩級融媒體,構建“云端”服務矩陣,引導行業協會、誠信企業、愛心商家等近百家機構入駐云平臺,為其產品展示搭建平臺,并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與政府便民服務中心實時對接,接入個人交通違章查詢、公交線路查詢、水電煤氣繳費、公共文化場館、線上公共圖書等46項信息模塊,推動各項便民利民服務項目進駐云平臺,打造便于群眾的“云上文明實踐服務圈”。截至目前,開展線上政務辦單4418件,辦理便民服務事項305項,群眾滿意度達100%。
市縣融媒體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廣泛的群眾基礎,豐富的活動內容,將更多優質資源引流到市縣兩級融媒體中心,其吸引力、影響力、傳播力、服務力持續提升。在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服務力評價工作中,我市總體成績位居全省前列。
平臺建設,聚焦資源“整合”
依托文明實踐云平臺,德州市構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數據”工作體系,將分散在各個行業系統的2.4萬支志愿服務組織(團隊),整體遷移到云平臺,為其志愿者注冊、陣地搭建、隊伍建設、活動開展、項目管理等方面,提供平臺支撐。目前,云平臺注冊志愿者達176.04萬人。同時,建立健全文明實踐電子檔案上傳制度,圍繞體制機制、陣地隊伍、項目活動等,設置50項填報內容,搭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資源庫、群眾需求庫、志愿服務庫三大數據庫。圍繞“文明實踐”五有,“志愿服務”五為,“資源力量”五聚,組織開展“文明實踐指數”評價發布工作,設置27項評價指標,精準評估縣市區工作質效,增強全市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連續性。據統計,云平臺共上傳電子檔案近66萬份,我市的志愿服務活躍度月度排名,長期位居全省前列。
習近平: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河北元氏縣:聚力支部領辦合作社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成果推薦|楊大鵬: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法治保障
晉源區:打造市場準入“六辦三極化”模式
【湖北衛視】咸豐:一片白葉 振興大業
【“三抓三促”進行時】(短視頻)敦煌市文化惠民下基層演出活動拉...
“焦桐”樹下,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和美城鄉“四大行動”】劍河縣磻溪鎮:“美麗庭院”扮靚鄉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