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新聞 2023-05-23 15:43:35 點擊量:449
最近,程慶明家的農家樂因為一道烏飯美食火了起來。“這個季節正是吃烏飯的時候,基本上來我家的顧客必點‘青精麻袋飯’。這種用烏飯葉煮的飯有種特別的清香,口感軟糯,今天還有客人特意打電話來預定。”

▲程慶明家的農家樂
程慶明在東至縣堯渡鎮黃泥村經營著一家農家樂飯店,他將烏飯作為特色美食端上了飯桌,受到了顧客的喜愛。

▲青精麻袋飯
烏飯樹又名“南燭”,把它的葉子搗碎,用汁液將糯米染色,蒸熟后就得到紫黑色的烏飯。夏天吃烏米飯可以健脾益腎、祛風解毒。在池州市東至縣有著一片千畝烏飯樹種植園,種植了100萬株烏飯樹。程慶明家的烏飯原料就來自這里。
“小時候立夏前后,我們就滿山遍野尋找烏飯葉,只為那一碗香噴噴的烏飯。老人們都說立夏吃烏飯,可以清熱解毒不長痱子。”5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東至縣堯渡鎮黃泥村的張法良烏飯樹繁育種植示范基地,安徽烏飯樹南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李沛桓告訴記者,如今野生的烏飯樹越來越少,如果不去大規模人工種植的話,這種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就面臨消失。

▲張法良烏飯樹繁育種植示范基地
8年前,李沛桓從江蘇南京來到東至黃泥村,在荒山上搭起了一個簡易的住所,吃住在這里,潛心研究和管理這片園子,如今荒山變綠,漫山遍野長滿了烏飯樹。
沿著一條一米多寬的黃土山路,記者跟隨著李沛桓快步往山上走,十分鐘后一個烏飯樹園就出現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烏飯樹林里,工人們正熟練地采摘著烏飯樹樹葉。“眼前這片基地接近650畝,東至縣官港鎮還有350余畝。目前能產出的烏飯樹大約有30畝,預測每畝有800到1500斤的產量,每畝產值4000-5000元。”

▲工人們在采摘烏飯樹樹葉
?李沛桓告訴記者,烏飯樹屬灌木樹種,只能生長在大山深處,數量有限,不僅生長速度非常緩慢,而且烏飯樹種子的發芽率和成苗率都相當低,想要大規模人工種植烏飯樹實生苗還是比較困難的。?
2015年,李沛桓用了大半年時間,行程3萬多公里,踏遍了江蘇、浙江、安徽等地,試驗育苗,尋找理想種植山地,最終他選擇了東至縣黃泥村的這片荒山。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2017年李沛桓將一批育苗從江蘇宜興移植到東至,起初長勢良好,然而幾個月后開始大面積死亡,最后只剩了10%不到的活苗。接著2018年他又嘗試育苗,但樹苗一栽種到山上就枯萎了。還有一次遇上倒春寒,兩百畝樹苗全軍覆沒,損失了300萬元。風險太高,一起合作的股東打了退堂鼓,只有李沛桓堅持了下來。

▲烏飯樹
經過五年多的嘗試,李沛桓不停地試驗,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他逐步掌握了烏飯樹育苗和種植的關鍵技術。2020年他將烏飯樹種子的發芽率提高到了85%以上,移植上山兩年成活率也達到85%以上。
目前,安徽烏飯樹南燭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已成功種植1000多畝烏飯樹,培育烏飯樹母本園50畝,并在育苗基地內培植烏飯樹2-3年苗10萬株。如今,如何打造烏飯樹樹葉深加工產業,成了李沛桓思考的問題。“我想改變目前只有植物炭黑和墨魚汁制作黑色食品的現狀,也正在和安農大國家實驗室研究代茶新飲品、控糖主食等。”李沛桓信心滿滿地描繪著產業發展的美好前景。
池州這里的鍋巴,一年賣了4000萬元!
池州有個村莊,把游客變成了住戶!
昨天閉幕!池州4金5銀6銅!
池州這位語文老師,帶出了一支冠軍足球隊!
首枚池州造火箭,今天總裝下線!
一人能管一千畝地!池州這個種植基地科技感滿滿
昨晚正式發布!池州一人當選!
池州這位“95后”護士,獲得了全國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