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14:27:38 點擊量:650
俗話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在安徽省太湖縣北中鎮呂河村就有這么一位村民,2018年創辦了太湖縣志祥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承攬北中鎮區域內農村戶廁改造工程施工、問題廁所整改和長效管護工作,為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做出了貢獻,被群眾稱贊為“村莊美容師”。

他叫陳發海,現年50歲,中共黨員,高中畢業后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回鄉創業,主要發展毛竹、茶葉和油茶。隨著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活動的扎實開展,“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被提上北中鎮建設“生態和美鄉村”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為切實做好農戶改廁這項工作,陳發海經過深思熟慮,通過“三舉措”穩定了隊伍,在人居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排頭兵示范引領作用,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堅持持證上崗,確保資格準入。以前,北中跟其他鄉鎮一樣,各村自主選擇工程施工人員,但由于各施工人員技術素養參差不齊,施工質量難以保證,導致出現眾多“問題廁所”。這也是志祥公司能夠承攬此項工程的主要原因。為了保證改廁施工進程,既充實公司人員,又不讓落選的施工人員寒心,陳發海向鎮改廁領導小組匯報,要求開展一期改廁施工培訓,并邀請縣主管部門來主持考試,由縣里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最終,全鎮除跟他一起先行通過縣里考試的4個人外,2021年6月8日,其余17人有10順利通過考試,拿到了施工員證,實現了北中鎮域內改廁施工全員持證上崗,有效保證了改廁施工隊伍的資質。

堅持統一標準,確保工程質量。通過縣鎮多次組織的農村戶廁改造培訓,陳發海整理出一整套的施工標準,發放到每一位施工人員。第一步,材料入庫,自己逐一檢查;開工前各施工人員執行檢驗程序,凡是經手的材料,領用的施工人員均需簽字,確保領一個,用一個,決不會在任何人手里造成材料損失。第二步,挖坑。要求準確測量,不因為“觀察法”、“差不多”而馬虎了事。第三關,管道安裝,每個施工人員必須上傳涂膠和試水照片,或者由監理人提供監理圖片,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最后一關,澆蓋。每一塊蓋板均執行相應的厚度、加筋,和混凝土比例,做到每一塊都有測量圖片和配比方案。通過這種方式打磨施工人員耐性,增強施工本領,也提高了工程驗收通過率。
堅持制度約人,確保公平公正。公司制定了學習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比如,規定每個施工人員每個季度要參加一次公司組織的學習活動,內容包括改廁施工規范,各級規范性文件,以及前期驗收工作總結等,以便員工自我素質提高。規定每順利通過縣級驗收一戶,獎勵50元;未通過驗收的,除自己開展整改外,每次扣費用100元,如果費用超過100元,由公司和施工人員按五五分成,貼補費用。通過以上措施,既讓施工人員嚴守操作規程,又保證了公司正當利益,還讓施工人員明白,如因個人原因導致公司損失,還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顯示公平公正。

兩年多來,志祥公司實施戶廁改造超過800個,通過縣鎮驗收率超過95%。完成問題廁所整改2130個,其中大問題整改36個,全部通過驗收。完成長效管護派單1065回次,其中維修328回次,清掏服務737回次。
農村環境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陳發海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跡,充分展顯了一名“村莊美容師”的最美風采。
記者丨詹鈞名通訊員丨吳承鉞、楊運松
人工智能、數字創意、生命健康......安徽新興產業跑出“加速度”
安徽潁上:黨員教育出實招 鄉村振興添動能
安徽宿松:縣農業農村局開展“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專項執法...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農機部門厲兵秣馬備戰“三夏”
安徽自貿試驗區成“雙招雙引”領頭羊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喜看“紅色村莊”的新蝶變
民權麻花莊村、安徽小崗村建立“鄉村振興合作伙伴”關系
安徽省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