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0 14:27:38 點擊量:603
楓樹林社區位于蘄春縣城,這里地處城中與城郊的結合部,蘄春火車站所在地,京九鐵路、蘄春大道貫穿全境。下轄9個小組,15個網格,居民4662戶,常居人口18322人,其中育齡婦女3128人,留守婦女53人。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社區年輕人紛紛走出家門,加入到外出務工的隊伍中,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應運而生,社區現有困境、留守兒童49人,留守老人56人。
近年來,楓樹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婦聯組織主動作為,為社區分憂,為居民解難,按照“五共”(共謀、共建、共治、共享、共評)理念和“五在”(和諧、潔美、健康、成長、致富在家園)的目標,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共建幸福家園。2021年,社區榮獲省婦聯授予的示范“兒童之家”,社區婦聯多次榮獲縣婦聯授予的“三八紅旗崗”等稱號。
親情服務 和諧在家園
楓樹林社區建立婦女之家1個,兒童之家1個,婦女微家8個,有婦女議事會成員5人,巾幗志愿者18人,在“和諧家園”活動中,社區婦聯通過組建3個康乃馨關愛婦女兒童互助小組和一支志愿服務隊,開展親情式巾幗志愿服務,實行1+1+X,即一個困難婦女,加上一個條件好的婦女,加上社區志愿者的模式開展幫扶助救工作。
楓樹林社區7組居民洪洋,2010年生,不滿1歲時,父親就失蹤了(至今己失蹤13年),兩年后,母親也離家出走,洪洋一直由奶奶照看(爺爺己離世)。因父母離異,洪洋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情緒低落,性格內向,社區巾幗志愿者對其進行心理梳導,幫他爭取了低保,2021年,幫助申報縣婦聯組織的“童心筑夢,護童成長”公益活動救助,得到巾幗志愿者(女企業家)、藍絲帶母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玲每年每月提供兩罐奶粉的救助,每年定期組織孩子近距離游玩,給孩子買學習文具,冬天給孩子買羽絨服,與孩子多交流,給孩子以母愛。2022年5月,社區網絡員在境內鐵路廣場西區日常巡查中,發現一個本應上學的女孩在門口玩,一了解,該女孩名叫余文瑤,當時11歲,己脫離學校7個月了,班主任多次家訪無效。經社區婦聯調查,女孩的母親是四川人,父親是本社區7組人,一直外出打工,因夫妻感情不合,離婚了,女孩成了留守兒童,靠爺爺奶奶照看。余文瑤從小愛好跳舞,但經濟條件不允許,便輟學在家。社區婦聯主席蔡笑梅與孩子交談后,發現她思念母親,蔡笑梅便與孩子的母親多次溝通,打她母親的電話有時一談就是一兩個小時,通過母女視頻交流,孩子思想逐漸穩定了,于當年9月1日重返學校,如今,余文瑤加入了社區小小志愿者行列。
在巾幗志愿服務中,該社區建立了巾幗志愿小分隊,僅2023年,就為46名婦女辦理社保補貼,為困難家庭的7名大中專女生申辦助學金,救助貧困單親母親7名,慰問困難婦女73人、留守困境兒童18人。社區巾幗志愿服務隊到居民家中收集意見建議時,針對過半數老人提出理發的需求,即成立“移動理發店”志愿服務小分隊,在網格內對獨居老人、農民工、留守兒童等開展義務理發志愿服務活動,對行動不便老人,就把“移動理發店”搬到其家中。今年3月5日“學雷鋒日”,為夕陽紅老年公寓老人和社區有需求老人、無行為能力老人等35人,開展了義務理發。
真情關愛 成長在家園
在對兒童的關愛上,該社區根據兒童特點,先后開展“防范溺水、安全一夏”活動,“文明上網、健康成長”活動、“志愿關愛在行動、清潔打掃暖人心”活動;“踐行雷鋒精神、清潔美麗家園”活動;“溫暖童心、你我相繪”活動;“巾幗有愛,法護未來”活動;留守兒童日常探訪服務等一系列活動。
該社區建有兒童閱讀室,在全縣最早開展“愛心媽媽”接對幫扶活動,在全鎮第一個舉辦0一3歲早教課堂。在“愛心媽媽”結對幫扶活動中,社區有18名“愛心媽媽”與18名留守困境兒童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以“五個一(滿足孩子一個微心愿、寫一封家書、進行一次家訪、開展一次面對面的陪護,每年一次節日或生日問候)的形式,對留守,困境兒童開展慰問、幫扶、心理撫慰、家訪陪護等關心關愛活動,幫助和服務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在“小生日、大感動”活動中,為留守兒童舉辦集體過生日活動,讓其感受社區的愛心關懷。
為解決暑期兒童無人照看問題,楓樹林社區婦聯聯合陽光社工開設暑期托管班,巾幗志愿者幫助轄區兒童豐富暑期生活,讓兒童參加社工組織的手工折紙、書法、繪畫、棋類等興趣班,在游戲中培養兒童的動手與思維能力。在“巾幗有愛,法護未來”活動中,社工對托管兒童進行輔導作業,并進行法律知識講座,向青少年及其家長宣講《未成年人保護法》。為了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和寂寞,開展“親鄰行動”、“趣味運動會”、“藝術節”、“低碳活動展示”、“書法繪畫展”等喜聞樂見的活動。社區的“微心愿”活動牽動眾人心,向家庭生活困難的留守兒童、單親母親、殘疾人、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征集微心愿,邀請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有關單位“認領”微心愿,通過社區婦聯發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微公益”活動中來,為他們的“微心愿”獻愛心,先后幫助了18個“微心愿者”圓夢。
熱情參與 潔美在家園
在“姐妹共建,潔美家園”活動中,社區婦聯組織修了3條路,其中一組70余戶居民出行,原來只有一條泥巴路,一遇雨天,極不方便。2023年5月,社區婦聯在高塆召開“共同締造”院場會,由路段住戶屬地單位出資,居民出工,自愿拆遷,修建了一條長2公里寬3.5米的水泥路;二組金豪小區有居民66戶,小區內長期“臟亂差”,垃圾成堆,臭水橫流,社區巾幗志愿者熱情參與,將垃圾全部清除,并建鋼構車棚,安充電樁,解決長期以來“飛線”充電現象,消除了安全隱患,還組織對小區環境進行了硬化美化。
傾情關照 健康在家園
在“共同締造”活動中,社區通過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在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又名夕陽紅老年公寓)謀劃籌建創辦了一個“幸福食堂”,現有100余名老人在食堂就餐。社區建立了幸福食堂微信群,及時將每天的菜譜和特色食品在群里反饋并征求意見,定期更新菜譜,盡量滿足個性化需求,社區指定一名社工和老干進行監督和管理。現在的幸福食堂菜品葷素搭配,品種多樣,營養豐富,健康可口,環境達標。桑榆紅霞,銀發輝映夕陽紅,養老變成了“享老”,社區居民深深感受到一種美美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溫情關懷 致富在家園
針對社區居民無田無地,為解決居民生活困難,社區根據不同人群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在巾幗志愿服務中,通過多方努力多種途徑開展送溫暖、送學習、送培訓、送技能、送崗位活動,帶動本社區100余婦女走上致富就業之路。2023年,在轄區非公企業建立巾幗志愿小分隊,通過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安置24名無業及下崗婦女就業,為10名下崗婦女失業人員辦理《再就業優惠證》。楓樹林社區本地女老板蘄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安排社區女性就業15人,積極組織參加上級婦聯及有關部門開展的提素質、學技能培訓達5場次100多人。
人生如行走的列車,兒童在成長,父母在變老。每一次望向他(她)們,都能發現歲月的痕跡。楓樹林社區婦聯從“一老一小”入手,既愛撫兒童,又關照老人,共同締造美好的幸福家園。楓樹林社區是漕河鎮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一個點,下一步,楓樹林社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扎實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創建新型“姐妹共建幸福家園”示范社區作出新的貢獻。
記者丨詹鈞名 ?通訊員丨祝和忠
新華網:蕭縣打造高品質幸福城市
敦煌稅務:一封“紅利賬單”為納稅人送去“幸福賬單”
2023中國科幻大會用40場活動打造“科幻盛宴”
成都“建圈強鏈”效應凸顯 打造工業無人機第一城
天津養老人才共建基地揭牌
【打造農業現代化永濟樣板】永濟市數字農業全托管暨中化現代農業...
經典案例:五一特別節目《幸福節節高-走進四川省瀘縣》
一條黃魚玩出高級感!象山打造“耕海牧漁”消費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