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融媒 2023-06-01 14:42:29

每一縷空氣,都有機會在山東升值。對于流動成風的空氣,山東可以“御風而行”,讓大風吹出千億級產業集群;對于靜止的空氣,山東又會“高壓封存”,讓鹽穴化身“城市充電寶”。
近日,大眾日報就分別在5月9日報紙要聞3版、4月23日報紙3版分別刊發文章《地下千米廢棄鹽穴,變身“城市充電寶”》《深耕細作 山東發力廣闊藍海》等報道,對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進行了詳細報道。

在肥城經濟開發區,位于地下千米位置的一處廢棄鹽穴化身為“城市充電寶”,是山東乃至國內能源界一件不小的新鮮事兒。
廢棄鹽穴為何會被稱之為“充電寶”?
根據大眾日報記者的了解,全國最大的井礦鹽生產基地之一,肥城市擁有46對容積巨大、密閉性好、穩定性高的鹽腔,鹽腔容積可達數十萬立方米,并且穴壁夯實,經得住地底高壓,可以用于儲存高壓空氣、天然氣、石油和氫氣等能源。利用腔體內外氣體壓強差形成大風,便可與抽水蓄能的水電站一樣,實現電網削峰填谷,提升電網調節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與此同時,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又彌補了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電力間歇性、波動性、隨機性的不足,擺脫了風光發電因與生產生活用電高峰之間存在時間差、未接入電網而被浪費棄用的困境,如同充電寶一樣,可以實現電力的高效利用。
據了解,泰安鹽礦資源豐富,埋深適中,除開展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外,地下鹽穴還可以用來儲存天然氣。從地質的角度看,泰安有潛力成為山東省的儲能中心,能儲氣、儲油、儲電,對山東的能源轉型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中電建、中能建、華能等央企國企相繼進駐肥城,落地產業鏈項目6個,年內還將有6個項目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達到260.5億元。未來,肥城還將建成千兆瓦級鹽穴儲能基地,打造百億乃至千億級儲能產業。

根據大眾日報記者的實地調研采訪,在山東半島的東南方,乳山的海風,大到可以“吹”出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明陽智能、豪邁科技、半島南U場址、中天海纜等一大批海上風電及海工裝備項目在乳山加速落地投產,乳山也成為省內在建項目最多、投資規模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產業鏈條最全的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而與乳山相鄰的海陽市,國家電投山東半島南3號海上風電工程自2021年并網發電以來,已穩定運行一年有余。依托這一工程,山東建成首個海上漂浮式光伏示范項目,發出了全球海上漂浮式光伏第一度電。
海上擁有取之不盡的風光資源,讓這類資源擁有強變現能力,是山東近幾年一直發力的方向。據了解,山東正打造海上“能源島”,加快構建綠色低碳、智慧高效新型能源體系,藍色海洋迸發綠色新動能。《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提到了包括海上風電、海上光伏、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等在內的“五大清潔能源基地”。放眼黃渤海沿線,“追風逐日”成為綠電轉型的重點和節能降碳的主戰場。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山東省德州市簽署中國農服平臺應用推廣戰略合作協議
【山東要聞】一圖讀懂!推進質量強省建設,山東這樣干
山東:力爭年底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覆蓋率達90%
山東加強農業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山東出臺61項政策措施培強實體經濟
德州市“山東手造”——臨邑“麥稈畫”非遺特色職業技能培訓班在...
仙境海岸瞰齊魯|從一到十,感受海上山東的“詩與遠方”
讀懂山東|趕一場黃河大集,買遍九省區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