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3-06-01 16:45:22
近日,正安縣流渡鎮林關村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品種種植示范點熱鬧非凡,村民們忙著在田間移栽玉米、套種大豆,農技人員在現場提供技術指導。


在大豆玉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農技人員正在向村民講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傳授村民套種間距離、品種搭配、品種種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蟲害防護控制等技術要領。
“從去年的種植模式經驗總結得出,我們今年增加40厘米的行距,更有利于通風,光照。一是便于田間管理,二是有利于提高產量。”農業技術人員李樹鋒說。
種植大戶龍忠福去年嘗試種植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他發現與純種玉米或大豆相比,每畝增收800元左右。有了去年的成功經驗,今年他流轉的350多畝土地全部用于大豆套玉米種植。
“去年我種植了50畝,產量很高,每畝達到500公斤,我非常有信心,今年我就擴大面積,種了300畝,有了技術人員的指導,爭取把今年做好,收成更好、更高一些。”龍忠福信心滿滿地說。
自2022年起,正安縣農業農村局和各鄉鎮推廣站技術人員協助農戶開展科學種植,積極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提升了土地綜合利用效率以及農作物產量。通過利用高桿作物和低桿作物相互套種,充分發揮立體種植模式的優勢,讓農戶一季實現玉米大豆雙豐收,確保糧食產量和效益。
“今年我們村發展了320畝大豆玉帶狀復種植基地,大戶帶動散戶遷種樹種了560畝。前期,農業農村局為我們提供了物化補助,并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提供技術指導,激起了農戶的積極性。”流渡鎮林關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文遠說。

據悉,2023年,正安縣將繼續加強技術培訓,落實關鍵技術,積極推廣大豆玉帶狀復合種種植技術,為全縣5.5萬畝大豆,10萬畝玉米及2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提供技術支撐。同時,將創建37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片,每片面積超過500畝,確保全縣糧食穩產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蹲點指導,重點幫助群眾解決種植中的實際困難,讓更多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植入田間地頭,保障老百姓的糧油得到雙豐收。”正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馮明勝說。
張玲珊 徐望
袁成寶深入鄉鎮調研玉米、大豆苗情長勢情況
鄉村振興|假貨說拜拜!大豐收嚴選正品農資,拒絕假貨
夏縣南大里鄉:大蒜喜獲豐收
千畝油菜豐收啦! 農機上陣收割忙~
上猶這個鄉的“甜蜜”事業豐收啦!速來“搶鮮”
胡家園街道玉米高產試驗田項目啟動
夏縣:訂單小麥豐收在望
內蒙古DB15/T 39—2022《玉米青貯機械作業技術規范》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