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發布 2023-06-06 09:55:57

▲馬鈴薯種植已成為巫溪支柱產業之一。通訊員 杜愛明 攝/視覺重慶
5月28日,2023年馬鈴薯綠色高效輕簡化技術現場觀摩會在巫溪舉行。
來自全國各地以及重慶14個區縣的60名專家學者和農技工作人員,隨機抽取面積不小于45平方米的兩處田地進行馬鈴薯測產。測產樣點為馬鈴薯新品種冀張薯12號、沃土5號及渝馬鈴薯5號。
測產結果顯示,沃土5號畝產最高達3926.98千克,商品薯率達到91.1%,巫溪春馬鈴薯又將迎來大豐收。
近年來,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巫溪縣克服丘陵山區種植技術落后、脫毒種薯普及率低、質量不高、病蟲害防控技術缺乏等難題,篩選優質高效品種,推廣脫毒馬鈴薯種薯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地膜栽培覆蓋技術及數字化預警晚疫病統防統治技術,實現常年播種馬鈴薯面積36萬畝,鮮薯年產量52.25萬噸,年產值達9.4億元。
年產馬鈴薯優質種薯10萬噸以上
夏日午后,大寧河畔的小巷店鋪里飄蕩著沁人心脾的香味。
“洋芋燜飯、洋芋絲湯、香煎洋芋,還有全洋芋宴……做不出幾道拿手的‘洋芋菜’,不敢在巫溪開店。”大寧古城內,一家餐飲店的廚師端出的清炒洋芋絲香氣撲鼻。
“巫溪有三寶,土豆、洋芋、馬鈴薯。”這是曾在巫溪廣為流傳的自嘲段子,卻道出了當地人對馬鈴薯的喜愛。
山高坡陡的巫溪,大部分區域只有“巴掌田”“雞窩地”,但立體地貌及氣候適合馬鈴薯種植。馬鈴薯也曾是當地村民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不過,連續種植容易導致馬鈴薯品種退化,還容易爆發俗稱“馬鈴薯瘟”的晚疫病。
2009年,巫溪啟動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生產基地建設,著手破解種子和種植難題。
從巫溪縣城出發驅車約40公里,文鋒鎮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坐落于群山之間。
10余年來,來自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市馬鈴薯工程中心、中國農科院,以及比利時的專家往來于此,助力巫溪接連在馬鈴薯新品種育種、莖尖脫毒、病毒檢測、試管苗組培快繁、無土栽培、水肥藥一體化、病蟲害防治、脫毒種薯標準化生產、智能倉儲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如今,巫溪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的馬鈴薯微型種薯生產基地。幾天前,當地無土栽培生產的260萬粒馬鈴薯“原原種”再次迎來豐收。
目前,巫溪每年可生產脫毒馬鈴薯試管苗2000萬株、“原原種”6000萬粒、馬鈴薯優質種薯10萬噸以上。
馬鈴薯逐漸成為巫溪第一大糧食作物

▲ 巫溪村民正在整理挖出的馬鈴薯。通訊員 冉夢竹 攝/視覺重慶
夏日黃昏,夕陽在巫溪尖山鎮大包村灑下一片金黃,村民孟林還在自家地里忙碌著,“今年種了10畝洋芋,畝產能有3500斤,一斤一塊三角錢,能有4萬多塊錢收入。”
忙著手里的活,孟林也關心著2023年馬鈴薯綠色高效輕簡化技術現場觀摩會,“手機上一直看著,說沃土5號測出畝產7800多斤,明年準備搞點來種起。”
孟林的田地一側,村民趙定翠也在忙著收獲,地里堆滿了個頭飽滿、顏色金黃的馬鈴薯。“今年只種了兩畝多地,能賣8000多塊錢。今年價錢高,早曉得多種點。”趙定翠說。
大包村村民委員會綜合服務專干彭厚葦告訴重慶日報記者,村里今年種植馬鈴薯3000余畝,總產量超過450萬公斤,總產值能達到1000多萬元,村民戶均可增收約2000元。
“區域發展、種薯先行、科技興薯、龍頭引領。”巫溪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巫溪堅持把馬鈴薯作為全縣重點產業進行培育,實施“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品牌營銷、技術創新”等舉措,在海拔800至1200米的尖山、文峰、朝陽、塘坊等鄉鎮設置5萬畝馬鈴薯核心種植區;在古路、上磺、通城等鄉鎮設置5萬畝馬鈴薯拓展種植區;全縣其余鄉鎮設置10萬畝馬鈴薯種植輻射區,推動馬鈴薯逐漸成為全縣第一大糧食作物,實現了馬鈴薯從“救命薯”“溫飽薯”到“脫貧薯”“致富薯”的轉變。
以馬鈴薯為突破口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5月29日,巫溪鳳凰工業園區內,重慶綠盛源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盛源食品”)的鮮食生產線上,一顆顆馬鈴薯正被切丁、切片、切絲。
綠盛源食品是巫溪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圍繞馬鈴薯加工建成了3條生產線,分別是以“洋芋絲、洋芋片、洋芋丁”為主的鮮食生產線,以“巫溪洋芋”干制品為主的脫水生產線,以洋芋面條為主的精品生產線。
像綠盛源食品這樣的馬鈴薯加工企業,巫溪共有12家,馬鈴薯、紅薯淀粉、粉絲等產品暢銷湖北、陜西、四川等地。繼2020年入選首批中歐互認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后,巫溪馬鈴薯還通過冷鏈直接出口東南亞,從大巴山深處走上了世界餐桌。
下一步,巫溪將新建馬鈴薯加工產業園,開發巫溪洋芋薯片、曲奇餅干、巫溪洋芋酥(洋芋派)、巫溪洋芋燜飯等深加工產品,同時延伸產業鏈條,不斷開發新菜品,如馬鈴薯面包、豌豆疙瘩馬鈴薯飯等新菜品。
此外,巫溪美食協會還組織縣內廚師研發完全以馬鈴薯為食材的“巫溪洋芋宴”,包括馬鈴薯丸子、蔥香馬鈴薯羹等22種菜肴。
2022年,巫溪又創建了馬鈴薯現代農業產業園,探索做長馬鈴薯產業鏈,帶動休閑食品、預制菜生產等綠色工業,以馬鈴薯為突破口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來源:重慶日報
綠色高效輕簡技術打通西南山區馬鈴薯產業鏈
“西陲第一村”牧民搭上“一帶一路”致富快車
古塔街道:特種養殖 致富有“鹿”
經典案例:致富經
致富經團隊成員介紹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天祝縣松山鎮:小蘑菇開出“致富花”
厚植鄉村興業致富內生動力
鄉村攜手“跨”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