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3-06-07 14:44:18 點擊量:582
6月5日,
值世界環境日之際,
睢寧環保工作再被央視點贊!

昨天(2023年6月5日)10點44分
央視新聞頻道CCTV-13《新聞直播間》欄目
播出《江蘇徐州 農膜回爐重造 減少塑料增量》
時長2分31秒
除了日常生活,農作物生產也有塑料的身影。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要使用超過145萬噸的農膜,占全球總量的75%,而農用塑料地膜在自然條件下是很難降解的,殘留地膜會更使土地板結農作物減產,如何有效地處理農膜這把“雙刃劍”呢?一起來看記者在江蘇睢寧的探訪。


眼下在江蘇徐州睢寧地區,當地的6萬畝大蒜接近收獲尾聲,這兩天李集鎮村民卜凡榮正忙著組織人手采摘自家的30畝大蒜。除了大蒜,地里這些守護農作物生長全過程的150公斤農用地膜,也是卜凡榮的重點收獲對象。 “上幾年種植大蒜每年都在減產,我們就發現是地膜的問題。農技人員說地膜如果不清理出來會直接影響土壤變質,導致減產。”卜凡榮告訴記者,過去廢舊農膜價格低,運輸路程遠,導致農膜隨意丟棄的現象時有發生。 這幾年,睢寧縣在轄區范圍內建立了18個廢舊農膜回收點,覆蓋了當地100%的行政村,卜凡榮的廢舊農膜只要拉到兩公里外的回收點,就能以每公斤兩元的價格出售,而這筆錢相當于她購買農膜總花費的15%。 “全縣農膜的使用量大約1200噸,我們通過各鎮回收網點和社會上的廢品回收網點共同回收,每年廢舊農膜回收量大概1000噸。”睢寧縣農業農村局綠色發展科科長胡永告訴記者。 回收之后的農膜處理才是減塑的關鍵。記者在位于睢寧的中再生徐州分公司看到,來自周邊5個省份的廢舊農膜都會在車間內的全自動化造粒機里加工成塑料顆粒或者切片。而這些二次再生的產品將會運往下游企業,生成地膜、大棚膜等繼續投入農田使用。 “農膜原料生產板塊在我們廠占比較大,光我們一家企業每年就有3000噸左右農膜在上下游體系循環利用。”中再生徐州分公司負責人宋國平表示。 目前,江蘇全省共有各級各類廢舊農膜回收網點1400多個,回收及加工企業超過100家,基本覆蓋主要用模區域,預計今年廢舊農膜回收率將超89%,回收廢舊農膜量7萬噸左右。 睢寧環保工作被央視稱贊并非偶然。近年來,睢寧全力打好全面綠色轉型“主動仗”,全力打好環境綜合治理“翻身仗”,全力打好生態治理修復“爭先仗”,堅持源頭治理與集中攻堅并重,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并舉,馳而不息抓好環境保護。 一方面,睢寧更高質量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推進“雙控雙減”、土壤污染防治、國考斷面水質提升,持續攻堅揚塵污染治理,著力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保持PM2.5濃度持續下降的良好態勢。 另一方面,睢寧扎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林地、濕地保護,加快生態河道和幸福美麗河湖建設,深入推進18個關閉礦山生態修復,努力打造天藍水綠景美的生態福地。 如今的睢寧,不僅看得見藍天、聞得到花香,而且還著重寫好“添綠”文章,持續挖掘生態潛力,固牢生態底板,彰顯生態價值。






世界第一!我國一季度汽車出口107萬輛 還帶火了這個行業
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有關做法...
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
睢寧人注意了!這件事上咱別“浪”~
拾味睢寧|在老家,少了這道菜都不成席!
了不起!池州這個女孩用鼻尖“敲出”超80萬字小說
“我愛浙疆”“絲路古龜茲·神奇阿克蘇”文旅推廣活動在京舉行
闊別三年!城陽這個民俗文化節再度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