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發布 2023-06-09 14:50:00
界首市大黃鎮鴨王村日吞吐繩網400噸,去年實現產值近20億元
“小繩網”編織“大產業”

入夏,遮陽網進入銷售旺季,界首市大黃鎮鴨王村的鴨王大道兩側,前來訂購遮陽網的貨車每天排起長隊。很難想象,這個皖北小村,日吞吐繩網原料和成品400噸,去年實現產值近20億元。

走進位于鴨王村的界首市丹峰塑業有限公司,一袋袋25公斤裝的PE顆粒原料,經過混料、拉絲、編織、卷網等流程后,變身成經久耐用的遮陽網,市場供不應求。
“我們使用的PE顆粒,實際上是粉碎后的塑料瓶蓋,市場價每噸5000元。”丹峰塑業負責人王建成介紹,企業采購的原料,經過寬達12米的織機自動化編織,可生產出3至12針不同規格的遮陽網,廣泛適用于農業生產。每噸售價近9000元,除去人力、用電等成本,凈利潤每噸1000元左右。去年,僅遮陽網一項,企業就實現產值400萬元。眼下,該企業24小時生產,每月約有100噸遮陽網上市。
類似丹峰塑業這種規上企業,在鴨王村還有15家,另外,還有200多戶繩網加工中小企業。走在鴨王村的井字街上,間隔不遠便可見一家繩網加工企業,機械加工的轟鳴聲此起彼伏,處處呈現忙碌的生產場景。
“2022年,鴨王村繩網加工企業實現產值近20億元,其中一半從事遮陽網加工。”鴨王村黨總支書記王運偉介紹。
與丹峰塑業一路之隔的界首市宇宙繩網有限公司,利用廢舊塑料生產工農業用繩,比起織網,效益更高。“30臺高速編織機,1小時加工滌綸繩200斤,全年無淡季。”企業負責人王占合介紹,原料進價每噸4000元,生產成滌綸繩可以賣到每噸6000元,凈利潤1200元。加工成丙綸繩,每噸售價1.14萬元,凈利潤可達1500元。2022年,企業實現產值500余萬元。
數據最有說服力。目前,鴨王村繩網日吞吐量400噸左右。界首市大黃鎮黨委書記張劍男介紹,2012年,以鴨王村為中心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已經發展成為界首“一園四區”重要組成部分,與田營、西城、光武并列四區。2023年,界首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啟動鴨王產業園建設,打造全國知名的繩網產業集聚地。隨著界首通用機場、G36寧洛高速公路界首互通立交、界首現代物流園等重點項目先后實施,鴨王村的產業將更上規模,百姓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尚原野 曹華麗 姚易承 穆可亮)
又是一年收割季 秸稈禁燒莫大意
最近正值油菜、小麥收割季節,也是秸稈離田禁燒工作關鍵時期。為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打好藍天保衛戰,界首市全面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嚴密部署,夯實責任,筑牢秸稈禁燒防控網,堅決打贏秸稈禁燒攻堅戰。

為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和秸稈禁燒工作,打好保衛藍天攻堅戰,市生態環境分局提前謀劃、多措并舉,做好今年的秸稈禁燒工作,運用“藍天衛士”智能化監控設施,打破了傳統的防治形式,采取“人防+技防”模式,以現代高新技術為依托,建立起秸稈禁燒檢測預警和應急指揮的智能化監控系統。按照“屬地管理、源頭控制”的原則,建立健全秸稈禁燒工作機制,強化監督管理,以科技力量,助力秸稈禁燒工作。界首市堅持人防與技防有機結合,建設秸稈禁燒“藍天衛士”監控系統,全方位無死角監控,消除焚燒隱患,形成全市域秸稈禁燒高精密全覆蓋預警監控體系,以科技力量提高秸稈禁燒監管效率。
秸稈禁燒不僅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還是打好藍天保衛戰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市生態環境分局等相關部門的嚴密部署和努力下,更需要我們每個人承擔起保護環境的責任,將秸稈禁燒記心間,讓你我攜起手來,共創界首碧水藍天!
(趙士偉 徐亞冉)
來源:阜陽日報 界首發布
小吃吃出大產業——來自餐飲業一線的觀察
金元浦:茶產業要守好文化IP 走以文帶產之路
和合共創,一路生花!第二屆中國國際花生產業大會在青召開
醉人柚香享“渝”四方 薌村(重慶)農科院促成企校合作推動柚產...
【特色產業】韓陽鎮:鮮杏早上市 市場搶先機
玉樹牦牛:構建青藏高原命運共同體,實現生態優先的產業發展模式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 我國糧食全產業鏈減損可節糧...
2023童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首屆時尚產品大賽及頒獎盛典在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