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傳媒中心 2023-06-12 16:19:27 點擊量:404
把傳統中醫藥文化融入勞動教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貴池區池口小學的這堂勞動課給出了答案。近年來,該校把中草藥“種”進了校園,建設了一個中醫藥科普勞動教育基地,讓學生們在課上不僅體驗到勞動的樂趣,更領略到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近日,記者來到池口小學,包國勝老師正帶著五、六兩個年級的學生們在基地里鋤草、挖坑、翻土,準備種植板藍根、桔梗、雞冠花等中草藥幼苗。




“我負責看護三株金銀花,它們現在已經長了不少,我非常開心。”501班學生程晨說。每周二和周四下午的課后服務時間,程晨和同學們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基地給中草藥澆水、施肥。老師們還結合實踐,向他們普及中草藥知識。“包老師告訴我們,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沒想到這么美的金銀花居然還有如此大的作用。”
和程晨一樣,601班學生李梓萌也深深地迷上了種植園的工作。“魯迅先生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文章,我特別想去文章描述的百草園去看看,想不到學校竟然真的幫助我實現了愿望。”李梓萌以前從未接觸過中草藥,現在不僅會種了,而且還專門制作了植物生長記錄表,堅持寫植物觀察日記。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嘗試將中醫藥知識與語文、數學、美術、音樂等學科有效融合,寓教于樂,在勞動實踐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包國勝說。




如今,中草藥種植勞動課已經成為池口小學的一張名片,深受學生喜愛。談起當初為何實施這項創新之舉,校長孫華俊說:“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現在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距離‘國粹’越來越遠。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常見中草藥植物,認同中醫文化,初步了解中醫,從小增強文化自信,將學生社會實踐納入學習的視野和維度,為學生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給學生們搭建一個好的實踐平臺,2019年,池口小學利用校內籃球場附近的一塊空地,開辟了一個中醫藥科普勞動教育基地。目前,基地已種有黃精、芍藥、牡丹、菊花、金銀花、艾葉、益母草、桔梗等50多種常見中草藥,成為了學生們眼中真正的“百草園”。

2021年,池口小學被評為首屆“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這既是對學校工作成績的肯定,也是對今后發展的鞭策。“我們將努力促進學科融合,打造更加豐富的課程體系,不斷激發學生們對中醫藥文化熱愛之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傳承下去。”孫華俊說。
剛剛!池州1.2萬余名考生步入高考考場
護航高考,池州全力“應考”!
重慶市農校與俄羅斯職業學校共推職教合作
圖集|駐馬店:學校鋪紅毯為高三考生送行助威 師生擁別情真意切
警惕“一元小彩票”風靡中小學校園 還未成年人以清朗空間
了不起!池州這個女孩用鼻尖“敲出”超80萬字小說
他把藏在山洞的池州茶葉,遠銷到了歐洲
果子熟了 | 徐州小伙隨池州媳婦回鄉種桃,一年賣40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