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傳媒中心 2023-06-16 15:09:38
過去市里、縣(區)里才能辦的事,如今鎮上也能辦;過去鎮上管不了的事,現在不僅管得到、還能管得好……近年來,一場涉及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在池州三個經濟發達鎮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溯江而下,東至縣香隅鎮、貴池區牛頭山鎮、青陽縣丁橋鎮依次坐落在皖江南岸。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三鎮在發展上占得先機,成為各自所在縣區的工業重鎮。?
然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口不斷集中,三鎮承擔的任務和責任大大增加,原有管理權限和體制機制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也日益凸顯。?
如何破解鎮域發展過程中“小馬拉大車”難題?
2020年,牛頭山鎮、香隅鎮、丁橋鎮被納入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范圍,通過擴大管理權限、優化機構設置、創新基層治理等舉措,逐步構建適應城鎮化發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體制。?
賦權擴能 化解“權小責大” “以前技改項目核準備案要到區里辦,如今在鎮里隨到隨辦,節省了不少時間。”近日,池州匯成新材料公司負責人劉松走進牛頭山鎮為民服務大廳申報二次技改項目,不到半天的工夫就完成了審批備案。? ▲貴池區牛頭山鎮俯瞰圖 牛頭山鎮位于貴池西部,池州高新區前江產業園坐落于此。池州海螺、中電建長九碼頭、國興資源綜合利用、海創環保、長航物流等一批重點企業在這里扎根發展。? ▲牛頭山鎮為民服務中心 記者從市委編辦了解到,2021年,池州印發《池州市經濟發達鎮賦權參考目錄》,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原則,在第一批賦權事項清單中,牛頭山、香隅、丁橋三鎮分別承接了38項、50項、27項,涉及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通過賦權擴能,解決權責不對等問題,增強基層服務能力。 ?
“少跑腿、快辦事”得益于賦權擴能工作的開展。改革伊始,牛頭山鎮與一些區直單位進行“雙向選擇”,認領承接了第一批38項區級管理服務權限。?
“我們承接區級管理服務權限時,充分結合發展需求和承接能力,首批次最先考慮的是群眾和企業反映強烈的熱點高頻事項。”牛頭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錢權柱表示。?
“過去企業來辦事,經辦人員要帶著企業負責人及材料去找區直相關部門,‘舟車勞頓’事小,耽誤企業發展事大。隨著辦事企業越來越多,我們感覺越發吃力。”錢權柱說。現在企業很多審批事項,經工作人員審核后,可就地審批備案。“池州海螺這樣的大企業,7條生產線技改項目都是在鎮里完成審批備案。”?
為提高服務質量,牛頭山鎮還將為民服務中心進行了高標準改造升級,寬敞明亮的大廳內設置了窗口服務區、自助服務區、咨詢投訴區、便民服務區,群眾等待區及綜合檔案室等,整合鎮域內所有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責,實行“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改革以來,該鎮累計辦件超過4000件,日均受理15件以上。
“各鎮還與縣(區)直部門簽訂委托協議,根據實際對賦權事項進行動態調整,避免‘一放了之’,同時加強培訓,確保賦權事項真正‘接得住、用得好’。”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優化機構 緩解“人少事多” “過去,農技推廣中心管農技服務、農機站管農業機械、水利站管水利,都與農業息息相關。實施一些農業項目時,往往需要召集各站所一起會商,費時費事。這些機構人員還配備不足,長期面臨‘人少事多’局面。”香隅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南杰告訴記者,現在“幾家”并“一家”,還增加了編制和人員,辦事效率大大提高。? ▲東至縣香隅鎮“六辦三中心一大隊”揭牌 “10個綜合性機構中,內設機構6個、副科級事業單位4個,核定行政編制51名、事業單位編制31名。”東至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編辦主任鄭長和告訴記者,相比改革前,香隅鎮內設機構增加了1個,事業單位減少了2個,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分別增加了11名和10名,充分保障經濟發達鎮編制和人員數量。? ? “一隊統管” 破除執法瓶頸 “政策明令禁止焚燒秸稈,請趕緊熄滅,否則受到相應處罰。”當前,丁橋鎮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除了管理市容市貌外,還能參與秸稈禁燒、環境保護、市場監管等各類行政執法行動。“現在憑借綜合執法證,‘看得見’就能‘管得了’。”該執法大隊大隊長夏晨說。? ▲青陽縣丁橋鎮產業園區 與過去相比,“一隊統管”對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要求更高。為此,池州建立了鄉鎮與縣(區)直部門行政執法協調配合機制,強化縣(區)直部門指導作用,組織鄉鎮執法人員參加綜合行政執法資格考試,只有取得資格證,才能上崗執法。?
聚焦體制機制運行不暢問題,池州啟動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后,按照優化協同高效原則,統籌機構設置,在3個經濟發達鎮統一設置了10個綜合性機構,建立“六辦三中心一大隊”機構設置模式。?
“六辦三中心一大隊”是指:黨政綜合辦公室、黨建綜合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鄉村振興辦公室、村鎮規劃建設辦公室、財政辦公室和為民服務中心、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社會綜合治理中心、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我們在經濟發達鎮推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派駐機構管理體制,除公安、司法、市場監管、林業等機構按規定保持原有派駐方式不變外,其余涉農派駐鄉鎮機構全部納入屬地管理。”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說。
改革后,干部使用方式也打破了常規,破除了行政和事業的界限,將所有編制人員裝進“一個框”統籌管理使用,實現人盡其才,有效緩解了“人少事多”困境。
探索綜合行政執法,是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破解基層“看得見、管不著”難題,池州以牛頭山、香隅、丁橋三鎮為試點,搭建綜合執法平臺,整合市場監管、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住建、農業、林業、水利等方面執法力量,賦予基層執法權,由鄉鎮統一調度,基本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也有助于優化營商環境。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取消了過去的“多頭檢查”。?
梅龍在丁橋鎮經營超市多年。“以前,每年來檢查的部門比較多,現在少了很多。”梅龍說。?
“檢查的部門多,經營者接受檢查的次數就不會少。”夏晨說,現在他們盡力做到“一次檢查、一次到位、全面體檢”,對企業和商戶盡量“無事不擾”。?
一項改革多重效益。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效激發了經濟發達鎮發展活力,對產業發展、城鎮建設、鄉村振興、營商環境改善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各級各有關部門圍繞完善財政管理、加強規劃建設、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也相應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經濟發達鎮高質量發展。?
現如今,牛頭山鎮產業發展勢頭猛,產城一體在加速,現代化濱江小城正蓬勃生長;香隅鎮攜手園區互補發展,休閑農業風生水起,“皖江首鎮”名片更亮;丁橋鎮120多家企業“聚沙成塔”,23家規上企業“挺起脊梁”,工業經濟在青陽舉足輕重。去年以來,3個鄉鎮固定資產投資、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都實現大幅增長,改革成果初步顯現。?
“我們將持續推進改革各項工作,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為推動鄉鎮街道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市委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池州貴池區31.5萬畝油菜小麥豐產歸倉
以“三個堅持”促進高質量發展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推動主題教育走...
昨天,池州考生度過中考前“最后一課”!
池州這所學校里有座百草園
名單公示!咸寧三個鄉鎮入選省級示范名單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快樂地走出門,去看看不一樣的張家口
剛剛!池州1.2萬余名考生步入高考考場
護航高考,池州全力“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