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永昌縣地處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東部,境內有天然草場442萬畝,其中可利用面積294萬畝,是傳統養羊大縣。奶綿羊產業作為傳統肉羊產業的轉型升級,是當地“獨一份”的特色朝陽產業。
6月17日,走出楊凌看示范新聞采訪團坐上觀光車穿行在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生態牧場,高標準羊舍和一望無垠的優質飼草種植基地盡收眼底,牧場的微風和陽光與來自這里的優質奶綿羊相互交融。這里是全國最大的奶綿羊生態牧場,通過混播種植了豆科、禾本科等10多個牧草品種,最大程度還原了天然草場的植被狀態,為奶綿羊的生長提供最優質的飼草資源。事實上,對于牧場里傳統羊產業轉型升級,早在十年前就開始了。2012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金昌市政府進行校地合作,依托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金昌引進我國優良的舍飼肉羊雜交母本湖羊,開展高繁快長高泌乳力湖羊新品系選育、肉羊高效雜交組合篩選以及舍飼肉羊高效健康養殖等技術的集成創新與推廣工作。

然而,近幾年隨著肉羊市場的周期性波動,規模化舍飼肉羊養殖的市場風險加大。如何通過發展特色養羊產業規避市場風險成為基地要解決的產業難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市場對高端綿羊乳制品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但由于我國沒有奶綿羊產業,綿羊乳制品主要依賴進口。針對產業需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金昌奶綿羊試驗示范基地首席專家宋宇軒教授與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希云及其團隊遠赴歐洲、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奶綿羊產業發達國家,深入奶綿羊牧場和加工廠進行了系統調研,做出了發展乳肉兼用奶綿羊特色產業的決定。現代農業科技的“楊凌含量”有多重?只有實踐才能回答。為了拓展羊產業發展空間,破解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讓羊產業步入乳肉“雙輪”驅動模式,2016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金昌肉羊試驗示范基地轉型升級為奶綿羊試驗示范基地。2019年在金昌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又成立了國內首家奶綿羊產業研究院,開展對奶綿羊的新品種培育、高效繁殖、日糧配制、飼養管理、環境控制和綿羊奶精深加工等全產業鏈健康綠色生產技術的研發。

雙方在國內率先引進東佛里生奶綿羊品種,與基地培育的高繁高泌乳力湖羊新類群通過級進雜交、橫交固定和世代選育,培育發展肉乳兼用奶綿羊新品種和“特中特、獨一份”的奶綿羊產業,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我國奶綿羊產業發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宋宇軒介紹,當前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把羊奶定位為特色優質奶品,綿羊奶更是羊奶中的頂級特色奶。在我國綿羊奶產業屬于奶品中的“新寵”,屬于剛起步發展的特色產業。綿羊奶以其特殊的營養和保健功能,在全球范圍內呈消費熱增態勢,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通過基地近8年時間在奶綿羊領域的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使得永昌縣當地乳肉兼用的綿羊種質資源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甘肅元生奶綿羊生態牧場通過發展奶綿羊產業,有效抵御羊肉價格波動給牧場經營帶來的市場風險,為開拓羊產業的新領域新賽道起到顯著的示范效應。

甘肅元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張金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近幾年,一只肉羊適繁母羊的年總收益在3000-3500元,而一只乳肉兼用適繁母羊每年的羊奶的收益可以達到4000元以上,加上羔羊收益,綜合效益可達到7000元以上,可以實現養殖的收益翻番。“羊產業由傳統的肉用型轉型為乳肉兼用型,既增加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張金生介紹,綿羊奶營養價值高、市場前景好,奶綿羊所生羔羊成活率高、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好,是羊產業中的“特種產業”。宋宇軒說,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研究院已針對奶綿羊分子育種、高效繁殖、精準營養、羊乳加工以及疾病防控等領域開展研發工作,使其成為奶綿羊種業“芯片”的生產基地,為國內奶綿羊產業提供了“金昌方案”。

“下一步,我們將以奶綿羊全產業鏈為利益聯結紐帶,不斷創新升級‘政府+金融+保險+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合作新模式。”張金生表示,到2025年底,預計將完成10個奶綿羊養殖基地建設,奶綿羊存欄量將達到20萬只,實現全產業鏈百億產值,讓奶綿羊產業成為真正的特色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