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烏發布 2023-06-28 16:58:51
記者從6月26日召開的西烏旗2023年抗旱救災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入春以來,西烏旗一直未形成有效降雨,部分區域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對畜牧業生產及牧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抗旱救災形勢嚴峻。面對旱情,如何科學有效提升抗旱能力,加強抗旱保畜工作,保障畜牧業生產順利推進?發布會上,旗農科局提出加強畜牧業抗旱救災方面的技術指導。

加強飼養管理
補飼標準。一是肉牛。母畜補飼時間及補飼量:補青干草分早、晚兩次,二歲以上母牛每次補2.5公斤;牛犢每次1.25公斤。補青貯早晨一次,二歲以上母牛每次補2.5公斤。補精飼料分早、晚兩次,二歲以上母牛每次補0.5公斤;牛犢每次0.25公斤。二是肉羊。大羊每天每只補飼青干草0.5——1.5公斤,精飼料0.15——0.25公斤。羔羊每天每只補青干草1——1.5公斤,加精飼料0.05——0.1公斤。
舍飼標準。每頭成年牛、育成牛每天飼喂青干草8——12公斤或青貯20
——30公斤(2.5公斤青貯可代替1公斤干草),精料不能低于1.5公斤。犢牛喂食精料2公斤,青干草2公斤或青貯5公斤。
做好環境降溫
強化用水自給,保證充足的清涼飲水,水質要清潔衛生,確保一天飲水一次,有條件的早晚各飲水一次。同時做好環境降溫工作。如:搭建遮蔭棚或蓋上遮蔭物,窗口防止陽光輻射,要經常打開通風孔或門窗,要利用排風設備促進空氣流通,增加舍內換氣量和提高氣流速度做好降溫。
加強動物防疫
積極開展補免工作。養殖戶要及時聯系屬地蘇木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配合防疫人員對新生、新補欄、因特殊原因未能免疫的牲畜完成補免工作,提高旱情期間牲畜免疫抗體水平,有效降低牛結節性皮膚病、口蹄疫等動物疫病發生可能性。
做好病死畜無害化處理工作。發生牲畜不明原因死亡情況時,第一時間聯系屬地蘇木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配合工作人員,完成病死畜收集、場地消毒等工作,防止病死畜污染環境而引發疫病擴散。旱情期間,同時做好棚圈、場地消毒工作,減少病原對養殖環境的污染。
強化動物調運監管。對調運的牲畜,按照《關于加強動物調入監管的公告》要求,及時向所在地蘇木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報備,落實落地報檢制度,降低動物疫病傳入風險。
做好應急準備
如使用畜牧業設施設備時出現限電停電情況,與當地供電部門主動聯系,掌握停電時間,防止突然停電造成的損失。同時防止電線老化等造成的火災,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部署重點地區防汛抗旱工作
將數字技術應用到門診、住院、后勤等環節 智慧醫院探訪記
從養殖大市邁入出口大市,茂名羅非魚如何“乘風破浪”?
為農業“賦能添智” 一批新技術走進田間地頭
夏季桃樹管理,這些要點別忽視
全國夏播糧食超七成 “先進農機+配套技術”助農增產增收
走出楊凌看示范︱新品種配套新技術 為全國玉米生產樹立新樣板
關于遴選先進適用設施蔬菜種植機械化技術裝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