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7-06 14:43:18
受持續高溫影響,本就干旱缺水的山丹縣轄區10多萬畝農田出現缺水干旱現象,農作物生長受到嚴重影響。山丹縣黨委、政府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應對高溫“烤”驗,謀劃“涼”策,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抗旱一線,千方百計解民憂、紓民困。

“往年這時候大麥已經長的有半人高,就等著豐收了。今年天不下雨,這么干旱,咱莊稼人可咋弄咧。”7月3日,山丹縣陳戶鎮周坑村村委會副主任王以紅瞅著眼前3000多畝干枯的麥田,眉頭再一次緊皺了起來。
“以前我們主要種植大麥小麥,地全部能種上,收益也還可以。這三四年天氣下雨較少,好多地都撂荒了。”山丹縣陳戶鎮周坑村村委會副主任王以紅說,“今年第一輪苗水都還沒有完全灌完,如果再不下雨,這一片地就絕收了。現在寺溝河也斷水了,人飲都有些困難。”

山丹縣水務局副局長王發慶說:“目前,全縣17座中小型水庫瀕臨干涸,一輪夏灌完成31.17萬畝,二輪夏灌完成10.77萬畝,10.5萬畝農作物因面臨因旱減產的困境。”
今年以來,山丹縣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偏少,河流來水銳減,部分水庫面臨干涸,農田干裂、農作物極度缺水。1-6月,全縣降水35.9毫米,與近三年同期平均降水量46.03毫米相比減少10.13毫米,河流來水銳減。1-6月,全縣河流來水量2264.199萬立方米,比近三年同期平均來水量減少545萬立方米,減幅19.4%。

老軍潘莊村是受此次旱情影響比較重的一個村,水庫缺水嚴重,原有的灌溉設施也無法發揮作用,500多畝小麥成了“望天田”,人畜飲水也不容樂觀。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農作物植株矮小,田里也出現裂縫,手指都可以伸進裂縫里。
“今年太干旱了,這小麥的根輕輕一拔就出來了,再不降雨,這一片基本可以說是絕收了。”山丹縣老軍鄉潘莊村村民何炬仁說。

針對干旱缺水的實際,老軍河水利管理所所長楊玉才說,“在潘莊村修建300噸水池一座,啟用村上機井,作為備用水源,緩解燃眉之急。”
旱情之下,山丹縣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第一時間啟動抗旱應急預案,因地制宜謀劃保供水、保灌溉措施,動員全縣黨員干部職工積極投身抗旱工作中,讓責任在抗旱一線層層落實。專人專班全時段運行信息監測系統,全力做好旱情突發事件與抗旱處置工作,積極爭取抗旱資金,加快抗旱項目建設,建設應急水源和鋪設應急輸水管道,在老軍鄉修建1座人蓄飲水池和1座灌溉調蓄池。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生態的原則,科學調度水資源,最大庫容合理蓄水,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完善制定生活、生產、生態用水計劃,科學合理的調節用水。結合河流來水、用水特性及降水預測等情況,最大限度開避利用各種水源,嚴格審定灌區調水蓄水方案,保障各行各業用水,做到河流來水應蓄盡蓄,調蓄結合。與此同時,全縣農技人員每天分頭奔赴田間地頭,深入一線查苗情、墑情、病蟲情,判斷災情發展趨勢,并開展糧食作物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培訓,重點培訓農業防災減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要點,指導農戶抗旱減災。(山丹融媒)
10萬畝祁陽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永州快反135“水陸空”全時空智慧...
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順義李橋鎮打造千畝連片高標準農田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天祝: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 夯實糧食安全...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天祝: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 夯實糧食安...
廣東1300多萬畝早稻開始收割 智慧農場效率高
【早來棗好】樂陵:30萬畝棗花盛開 引來19省“蜂客”
鐵嶺市全力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
天津市津南區5.2萬畝小站稻插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