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1-02-24 09:15:12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糧食價格普遍上漲,許多國家紛紛捂緊自己的“糧袋子”,很多人擔心中國的糧食不夠吃,社會各界對這個問題非常關注。咱農民作為生產主體,責任重大,任務艱巨。
習近平總書記講,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對于咱們這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怎么強調都不過分。這些年,我國糧食年年豐收,去年達到了13390億斤,創了歷史新高。目前,國家庫存也非常充裕,夠咱們中國人吃一年,我們的糧食安全是完全有保障的,我們有能力端牢自己的飯碗。去年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產得出、供得上,就是一個證明。
不過,吃飯這事絕不可掉以輕心。我國的糧食供求并不寬裕,一直是一種緊平衡的狀態。未來,隨著人口增加、消費升級,糧食需求還會剛性增長,再加上外部形勢又不確定、不穩定,在糧食安全問題上,我們必須盡可能把安全系數打得高一些,盡可能多產一些糧、多儲一些糧,真正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習近平總書記講,要牢牢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安全的弦要始終繃得很緊很緊,糧食生產必須年年抓緊。總書記用了“三個緊”,充分表明糧食安全在我們國家戰略全局和大局中極端重要地位。這也說明,糧食安全問題,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不僅僅是主產區的問題,還是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的問題;不僅僅是米袋子省長負責制,書記也要負責;不僅僅是數量問題,也是保多樣、保質量的問題;不僅僅是農民的責任,也是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具體地說,保障糧食安全,重點是做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就是要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要向科技要單產、要效益。還有就是要讓農民種糧有錢賺,能夠多得利,地方黨委政府也要扛起糧食安全的義務和責任。
當然,保供給既要保數量,還要保多樣、保質量,因為多樣和質量同時保,在滿足市場消費需求的同時,也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效益。這需要大家伙把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這篇文章做深、做細、做實,讓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種類更多、質量更優、銷路更暢、效益更好,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