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瑞克2022-03-15 10:07:57
原標題:俄烏沖突分析糧油進口對國內糧油供應安全影響
摘要:烏克蘭是全球重要的糧油谷物生產出口大國,烏克蘭也是我國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國,2020/2021市場年度烏克蘭向中國出口葵花籽油108萬噸,占國內總進口量的64%。烏克蘭還是我國玉米和大麥第二大進口國,2021年我國從烏克蘭進口了823萬噸玉米,占玉米進口總量將近30%。2021年進口大麥321.4萬噸,占國內大麥進口總量的25%。俄烏沖突爆發后,烏克蘭沿海被封鎖,海港設施被破壞,農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影響。部分國內糧油貿易商已經沒有辦法得到烏克蘭出口的葵花籽油和其他農產品。我國是糧油消費大國,目前只有三大主糧能夠維持基本國內供應,但是近幾年也是在大量進口。油脂油料對外的依存度高達80%以上,白砂糖以及豬肉、禽肉等進口量也在不斷攀升。2021年我國農產品進口額已經達到了2198.2億美元,貿易逆差1354.7億美元。
1 2021年我國主要糧油及食品進口情況分析
1.1糧食谷物
1.1.1 2021年玉米進口量高出2020年近2倍
玉米是我國最重要的能量飼料,2021年我國進口玉米達到了歷史最高值2835萬噸,而2020年玉米的進口量只有1129萬噸,高出2020年近2倍。從進口國來看,2021年美國玉米進口為1982萬噸,進口占比超過70%。其次為烏克蘭,進口量為823萬噸,進口占比將近30%。2021年國產玉米產量為2.7255億噸,消費量為2.75億噸,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10.3%。
1.1.2 2021年小麥進口量已經創歷史新高
小麥主要用于制作面粉等,部分小麥可以替代玉米成為能量飼料,2021年小麥進口量已經達到了971萬噸。相比之下,2019年小麥進口量只有320萬噸。2021年澳大利亞是我國小麥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273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8.11%。其次是美國,進口量為27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8.01%。第三位是加拿大,進口量為25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6.16%。2021年國產小麥產量為13.6946億噸,總消費量約為15.2億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0.64%。
1.1.3 2021年稻米進口量增加了近一倍
2021年進口量較2020年大幅增加,2021年我國稻米進口量為495萬噸,而2020年只有295萬噸。目前,國產稻米的產量基本上可以完全滿足國內供應,2021年國內稻米產量為2.2184億噸,總消費量為2.025億噸。雖然國內產量可以滿足國內需求量,但是進口量的大幅度提升仍值得我們注意。
1.1.4 2021大麥進口量急劇猛增
大麥主要用于飼料養殖,2021年,中國進口量1248萬噸大麥,2020年大麥進口量為808萬噸,而國內大麥產量僅為200萬噸,國內大麥消費量為1300萬噸,也就是說大麥進口量占國內總消費量的96%以上。其中,加拿大是我國大麥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356.22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5.82%;其次是烏克蘭321.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25.72%。
1.1.5 2021年我國幾乎買空美國高粱庫存
2021年我國高粱進口量為941萬噸,而2020年高粱進口量為481萬噸,進口量也翻了一番。我國高粱主要進口美國,2021年美國出口至中國的高粱為654.7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9.5%。美國高粱2020第四季度,也就是2021年1月31日庫存為2.19億蒲式耳,到2021年第三季度,也就是2021年10月1日只剩下0.2億蒲式耳,我國幾乎買空了美國高粱庫存。第二大進口國是阿根廷,進口量為182.8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9%。第三是澳大利亞,進口量為103.5萬噸,占進口總量的11%。而國內高粱產量為355萬噸,總消費量為1090萬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86.33%。
1.2 油脂油料1.2.1 大豆對外依賴度高達80%以上
2021年我國大豆進口量9653萬噸,相對于2020年大豆進口量超過1億噸來說有所下降。但是今年大豆的國內產量下降嚴重,只有1640萬噸,遠低于去年1960萬噸,無法完成農業部規定的既定目標。進口大豆幾乎全部用來壓榨大豆油,國產大豆應用于食品加工。目前,國內一年的大豆消費量在1.18億噸,進口量占國內總消費量的81.8%。其中巴西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581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60.95%,美國是第二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3231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3.87%。國內豆油的進口量為112萬,相對較少,主要原因還是進口大豆在國內壓榨豆油。
1.2.2 國內油菜籽進口幾乎全被加拿大占據
2021年國內進口油菜籽253萬噸,而國產油菜籽的產量目前爭議較大,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在1400萬噸以上,但是市場普遍認為油菜籽產量只有500-600萬噸,兩者相差巨大。油菜籽消費量在889萬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28.45%。其中加拿大是我國最大的進口國,2021年加拿大進口量達到了243.75萬噸,占總進口量的96%以上。
2021年進口菜籽油近200萬噸。國內菜籽油產量為300萬噸左右,國內菜籽油消費量為511萬噸。進口菜籽油占國內總消費量將近40%。其中,加拿大仍然是國內菜籽油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90.43,占進口總量的68.11%。其次是俄羅斯,進口量為32.9,占進口總量的24.78%。
1.2.3 棕櫚油全部依賴進口
國內幾乎不生產棕櫚油,2021年我國進口了634.55萬噸。國內棕櫚油消費量為630萬噸。進口量占國內總消費量100%。其中,99%的棕櫚油來自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468萬噸,占進口量將近73.8%。馬來西亞是第二大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165.5萬噸,占進口量將近26.1%。
1.2.4 常見的花生進口量暴增
我國是花生第一大生產國,2021年我國花生1820萬噸。2021年花生的進口量達到了110萬噸,雖然較2020年137萬噸有所下降。但是,近幾年來進口量迅猛增加,2017年花生進口量只有23.4萬噸,到2019年就暴增至135萬噸。目前,進口花生主要來源于非洲蘇丹、塞內加爾以及印度等國,進口花生主要用于壓榨花生油。目前,國內花生油進口量也達到了30萬噸。目前國內花生的消費量為1880萬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5.85%。
1.2.5 葵花籽油進口量十年增長近18倍
目前,葵花籽油也逐步成為國內重要的居民消費油脂。2021年我國葵花籽油進口量為218萬噸,而10年前2011年葵花籽油進口量只有12.2萬噸。十年間增長了近18倍。2021年國內葵花籽油的產量僅為62.7萬噸,遠低于進口量。國內葵花籽油的消費量為280萬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77.85%。其中,烏克蘭是我國第一大葵花籽油進口國,2020-2021市場年度進口量為108萬噸,占進口量將近64%。俄羅斯是第二大進口國,2020-2021市場年度進口量為44萬噸,占進口量將近26.1%。
1.3 白砂糖及肉類
1.3.1 白砂糖進口量為國內產量的一半
2021年我國白砂糖產量約為1000萬噸,進口量為565萬噸。2021年國內白砂糖的消費量約為1465萬噸,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38.56%。巴西是白砂糖主要進口國,2021年進口量為468.8萬噸,占白砂糖進口總量的82.83%。此外,原糖的主要進口國也是巴西,2021年進口量為410萬噸,占原糖進口總量的82.66%。整個巴西食糖占我國食糖進口總量的82%以上。
1.3.2 美國居然是我國常吃的豬肉第二大進口國
2020-2021年我國豬肉價格大起大落,但是絲毫抵擋不住進口的熱度。2021年我國豬肉產量為5296萬噸,進口量達到了357萬噸。相比之下,2019年豬肉的進口量也只有78萬噸。目前國內豬肉消費量為4900萬噸。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7.28%。我國豬肉主要進口國來自歐美,其中2021年西班牙進口量位居第一,進口量為96.5萬噸,占總進口量的27.8%。其次是美國,進口量為39.79萬噸,占總進口量的11.15%。
1.3.3 美國也是我國禽肉第二大進口國
禽肉主要是雞肉、鴨肉等肉類,2021年我國禽肉產量為2380萬噸,進口量達到了146.28萬噸,相比之下,2019年進口量也只有77.95萬噸。2021年國內禽類消費量也達到了2500萬噸。進口量占國內總消費量的5.85%。其中巴西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國,2021年巴西進口量為65.13萬噸,占進口總量44.52%。其次是美國,2021年進口量為44萬噸,占進口總量的30.08%。
綜上所述,國內三大主糧基本上可以維持自己自足,但是油脂油料對外依存度極高,白砂糖、豬肉禽肉等進口量也在不斷上漲。國內整體糧油及糖類肉類進口量不斷加大。
2 中國糧油進口量現狀2.1 核心糧油農產品進口集中于西方主要國家
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西方最主要的國家,也是我國大宗農產品主要來源國。在當前中美兩國在各方面競爭加劇,中國與加拿大關系并不友好,中國與澳大利亞關系較為冷淡,西方主要國家與我國關系整體較差。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有大量的核心糧油產品從西方主要國家進口。
稻米、玉米和小麥是我國三大主糧,豆油、菜籽油和棕櫚油又是全球三大油脂。三大主糧中稻米和小麥能夠自給自足,但是小麥還是少量進口,而且第一大進口國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進口國是美國。玉米的第一大進口國是美國。
我國豆油主要依靠進口大豆壓榨,因此豆油的產量與進口大豆數量密切相關。目前,國內主要進口巴西大豆,美國是我國第二大大豆進口國。油菜籽基本上全來自加拿大,菜籽油的主要進口國也是加拿大。由于國內基本不產棕櫚油,因此國內棕櫚油來自東南亞國家。
此外,加拿大是我國大麥的第一大進口國,美國還是我國高粱的第一大進口國。同時,美國還是我國豬肉和禽肉的第二大進口國。
2.2 進口集中于少部分國家
目前,國內大宗農產品進口集中于少部分國家。以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以及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還有歐洲的烏克蘭這些國家為主。進口過于集中,一旦進口國出現戰爭、減產、出口限制,如當前的烏克蘭戰爭導致港口破壞,領海封鎖,巴西大豆遭遇干旱天氣減產,印度尼西亞棕櫚油出口限制等,糧油價格飆升,我國的糧油供應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2.3 海運運輸距離較遠
我國主要農產品進口國距離中國較遠,且農產品大都以海運運輸。一旦發生國內糧油農產品緊缺,部分農產品無法得到有效供應。目前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運大豆到中國航程將近10013海里,走巴拿馬運河,需要52天。從巴西運大豆到中國航程11087海里,走巴拿馬運河,需要60天。從澳大利亞運小麥到中國海運距離大約3600海里,海運時間為15-20天左右。從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到中國廣州航程971海里,需要8-12天左右的時間。從烏克蘭敖德薩運玉米到中國廣州航程7678海里,走蘇伊士運河,需要28天左右的時間。
3 當前我國糧油進口主要安全威脅3.1 中國沿海沖突威脅不斷加劇
中國沿海從南到北矛盾沖突不斷加劇,南海地區我國與東南亞島嶼領海爭端,臺海地區臺獨分裂勢力不斷興風作浪,東海地區中日釣魚島爭端以及東海油氣資源爭端,甚至是黃海地區中韓蘇巖礁爭端以及黃海劃界爭端,新當選的韓國下一任總統總體上對華并不友好。美國推動南海自由航行,澳大利亞甚至想要出兵保護臺灣,整個中國沿海地區安全威脅日益嚴重。而我國大宗農產品進口主要依靠海運,一旦沿海爆發沖突,商船將無法有效進入國內沿海,甚至可能會遭遇攻擊,嚴重威脅國內糧油供應保障安全。
3.2除口糧及部分糧食外,其他大宗農產品定價權在國外
美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糧油生產大國,全球糧油的定價權也在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國內只有口糧水稻和小麥的價格基本上可以不受國際市場干擾。而玉米和食糖目前受到國際影響較大,而油脂油料的定價權完全被國外控制。國外控制全球大部分糧油定價權,導致國內糧油價格受到國際市場影響,一旦部分國內農產品出現供應緊缺,國家將大量采購國外農產品,國際農產品價格會迅速上漲,進而影響國內農產品價格也出現上漲,同時也會導致國內將會花費更多的資金購買海外農產品。2020年起大豆價格不斷上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19年國內大豆庫存下降,國內大量進口海外大豆,大豆價格一路上漲,一直持續至今。
3.3 國內糧油進口加工企業被國外企業控制嚴重
當前,國內大量糧油企業受到海外糧商控制。全球四大糧商均在中國設立分公司。美國四大糧商之一ADM公司與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共同成立的益海(中國)集團。在成立之初,就迅速控制國內40多家糧油生產企業。目前,益海(中國)集團生產工廠在全國26個省份均有分布,生產加工車間多達300個。目前以成為我國最大的食用油脂加工企業,旗下“金龍魚”、“胡姬花”都是國人熟知的品牌。此外,目前還在不斷進軍玉米、水稻和小麥的生產加工行業,香滿園就是旗下的小麥面粉產品。益海(中國)集團目前凈利潤超過50億元,占據中國糧油市場主導地位。
4 2022年全球糧油價格高企,我國農產品進口額將會增加
2022年3月9日烏克蘭宣布暫停出口小麥,國際小麥的供應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為烏克蘭是全球第三大小麥出口國,也是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國,俄烏沖突導致烏克蘭沿海封鎖,港口設施破獲,造成農產品出口量下降,全球小麥和玉米的供應緊張。此外,俄羅斯作為全球小麥第一大出口國,農產品也受到西方制裁,預計今年出口量也會下降,進一步加劇全球主要糧食供應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也將強化小麥和玉米的出口地位,提高美麥和玉米的市場價格,并且利用國際炒作,強化美國主要糧食農產品在全球價格的控制權,為國內糧食集團賺取更多利益。預計整個2022年國際糧食價格將維持高位。
受到俄烏沖突,全球原油價格上漲,帶動國際油脂油料價格也出現上漲。加上目前南美大豆受到拉尼娜現象導致干旱出現減產。加拿大因2021年夏季干旱導致油菜籽和菜籽油減產。東南亞馬來西亞因疫情導致勞工無法進入采收棕櫚果,引發棕櫚油產量下滑,印度尼西亞棕櫚油出口限制??ㄗ延妥鳛榈谒拇笥椭艿蕉頌鯖_突出口量大幅度減少。2022年全球油脂整體供應環境偏緊,油脂將會維持高位。
目前,國內只有水稻和小麥能夠自給自足,不受全球價格行情影響。但是國內玉米和油脂油料的期貨價格已經出現上漲,國內油脂的壓榨利潤在減少,進口價格在上漲,因此今年國內糧油的進口金額仍將會增加。
5 加強糧油供應保障分析5.1 加強農產品套作間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國內土地耕地有限,主要耕地應用于糧食和瓜果蔬菜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過程中,可以大力發展間作和套作模式增加其他農產品供應量。比如,目前正在推廣的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就是在保證玉米的產量基本不變,增加大豆的產量。此外,國內利用冬季閑田種植冬油菜,有力的緩解了我國油菜籽供應短缺所造成的影響。
5.2 積極開發陸路鄰國的糧油供應
目前,國內糧油進口國過于集中且大部分是海上遠距離運輸,因此開發陸路鄰國農產品進口是有利于增強國內糧油供應保障。像我國北部的俄羅斯,有大量的荒地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還有哈薩克斯坦、蒙古國,都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沒有得到有效開發。我們可以嘗試組組建海外農業投資開發公司,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對周邊陸路鄰國土地資源進行有效開發。既可以提高保障國內糧油供應,又可以讓鄰國增加農產品出口收入,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放開俄羅斯小麥進口,俄羅斯還有葵花籽油、菜籽油、豆油等依然可以大量進口。我國也可以積極開發俄羅斯土地種植葵花籽、油菜籽、小麥、玉米以及甜菜等種植,以加強國內糧油和食糖供應。此外,哈薩克斯坦也是重要的葵花籽 、小麥、玉米、甜菜生產地區。蒙古國也是重要的葵花籽和油菜籽和甜菜的生產國。東南亞的老撾也與我國相連,積極推動老撾稻米、甘蔗、棕櫚樹的種植,也有利于提高我國在大米、食糖和棕櫚油的供應保障能力。
5.3國內油脂發展潛力在花生油和葵花籽油
我國是花生第一大種植國家,花生具有高油脂高蛋白的特性,花生的含油率遠高于大豆。在當前大豆大量進口的前提下,國內積極推動高油酸花生種植,增加花生油市場消費能力,降低花生油的價格,有利于推動花生油的發展,并且降低我國糧油進口依賴度。
目前,我國葵花籽廣泛種植于內蒙古、新疆、東北西部地區、河北陜西山西北部地區,也就是說國內北方地區非常適宜種植葵花籽,更重要的是葵花籽種植土地相對貧瘠,不適應種植糧食作物,因此葵花籽種植區域不影響糧食生產,還可以開發荒地,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情。因此,加快葵花籽種植,提高國內葵花籽油產量,有利于減少當前油脂對外依賴度,提升糧油供應保障。
5.4 積極推動米糠油和玉米油的發展
我國是稻米和玉米的重要生產國,稻米加工后的米糠以及玉米加工后玉米胚芽也可以壓榨油脂,由于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大米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每年加工后有大量米糠和玉米胚芽剩下,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則可以增加我國國產油脂供應,提高我國糧油保障能力,提升我國在全球油脂話語權的重要舉措。
5.5重視林下經濟,推動我國林下家禽養殖
我國禽肉仍需要大量進口,在這一背景下,提高我國家禽養殖必然會帶來部分耕地減少。但是我國森林面積達到了2.2億公頃,相當于33億畝。而國內耕地面積只有18億畝。由于林地絕大部分沒有辦法種植糧油作物,但是國有林場外圍的林區,林木植被較為疏松,可以發展養殖家禽和種植菌菇等。這樣不僅僅可以增加林場的收入,緩解三林問題。最重要的是全國國有林場即便是外圍林區少部分的林地就可以養殖大量的家禽,從而可以大量減少家禽的進口量。也會釋放一部分土地用于耕種糧食。
5.6 增強糧油儲備機制
在目前全球糧油供應緊張,糧油價格大幅上漲到前提下,國內有必要繼續加大糧油、食糖、肉類以及飼料蛋白和棉花等日常居民必須品和戰略物資的儲備工作,以防止國外突發事件對國內糧油供應保障和食品價格的影響。
5.7加強糧油節約
當前,我國餐飲業發展較快,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糧油食品浪費。在糧油進口程度不斷加深的情況下,有必要積極推廣糧油節約,以及糧油的回收處理。就如同目前將剩菜剩飯回收后,可以喂豬吃,這樣就有效的減少豆粕等飼料需求。而豆粕又是大豆壓榨的重要產品,豆粕需求的減少,以及目前正在積極推廣的飼用豆粕的減量替代,即低蛋白日糧技術,可以減少3000萬噸大豆進口需求,也是減少油脂油料對外依賴度的重要舉措。
江蘇江陰市開展農機安全檢驗,護航春耕備耕
財政部:中央財政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200億元補貼 緩解種糧增支影響
確保全省蔬菜生產穩定市場有效供應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春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
交通運輸部:多路段受大霧及冰雪路面影響封閉
戰疫情 保供應 布瑞克助力“萊西農業云”緊急上線數據“填報”、“產銷對接”功能,以大數據的力量護航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