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04-01 10:26:44
前幾天,我們向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峨山縣農村危房閑置舊房安心拆除工作的推進情況和取得的亮眼成效。各鄉鎮(街道)創新方法、實招頻出,在整個彝鄉大地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拆舊煥新巨變。在下好安心拆除“這盤棋”的同時,下一步峨山又將如何答好鄉村振興“這張卷”?請看主題報道《安心拆除 鄉村振興》第七集:拆舊繪“新” 賦能鄉村振興。
雙江街道柏錦社區青苔坡組的居民們最近很忙,大家伙在黨員干部和街道志愿者的帶領下,齊心協力動手拆除自家的危房閑置舊房,投工投勞粉墻、鋪瓦,熱火朝天地建設著他們的新家園。雙江街道柏錦社區青苔坡組黨支部書記劉曉劍說:“拆完后,路好走了,也好利用了,群眾都非常支持。好多群眾都在宣傳以后自發來找我們,提出拆除訴求。”
龔順芬就是自發請求拆除自家閑置舊房的居民之一。在她的主動要求下,自家100平方米的閑置舊房被依次拆除。龔順芬認為,閑置舊房與其留著占地,不如騰空拆除,把土地用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拆除后,可以打造成小廣場、小花園和停車場,這樣我們飯后還可以出來散散步、鍛煉鍛煉身體,大家停車也方便。”龔順芬說。
正如龔順芬所期盼的一樣,青苔坡組把拆除騰退的土地整合起來,根據村民的意愿打造“花園式”村莊,促進鄉村顏值、效益雙提升。“我們將持續響應縣里號召,把農村打造得像花園一樣美麗漂亮,吸引外面的人到農村來玩。”劉曉劍說。
事實上,不止是青苔坡組,這樣火熱的場景正在全縣八個鄉鎮(街道)鏗鏘上演。去年開始,峨山縣把農村危房閑置舊房安心拆除工作作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通過講清“一份政策”,解開群眾心結,貫徹“一個標準”,讓群眾放心,頒發“一本證書”,使群眾安心,堅持“一個規劃”,確保安心拆除取得實效,有效解決了“人走屋空”“建新不拆舊”等問題。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玉勝說:“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堅持保障農戶原有權益不變,向原戶主頒發《拆除說明書》。二是堅持群眾主體,堅持把宣傳思想工作作為農村危房閑置舊房安心拆除盤活利用的重要基礎,對符合拆除條件的農戶逐戶開展走訪,重點宣傳相關政策、城鄉規劃等內容,全縣形成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的工作局面。”
同時,峨山縣作為全市率先開展農村危房閑置舊房安心拆除工作的試點縣,探索創新多種舉措,全力以赴推進安心拆除工作全面鋪開。第一時間制定下發《峨山縣農村危房閑置舊房安心拆除盤活利用土地工作實施方案》,以機制為綱,指導全縣工作推進;開展比學趕超的“書記擂臺賽”助推工作落實;強化督查機制,媒體曝光,狠抓工作進度;充分發揮一切可用資源,千方百計完成拆除任務。李玉勝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縣的拆除重點是縣城及郊區、集鎮所在地和集鎮周邊村委會。下半年是村(社區)所在地及自然村,采取先易后難的方式梯度推進。從時間安排上來講,計劃9月底全部完成,盤活利用率到拆除面積的60%。”截止3月30日,全縣累計摸排農村危房閑置舊房5944宗,占地面積50.3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0.35萬平方米;已拆除4030宗,占地面積34.8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9.26萬平方米,拆除進度為69.13%,實現了從“舊房難舍”到“安心拆除”。
拆除后的土地如何盤活利用呢?各鄉鎮(街道)將結合各自實際,把拆后土地開展盤活利用納入實用性村莊規劃,注重實效、優化功能、突出特色,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緊盯存量狠抓拆除進度,千方百計盤活利用土地,加快項目整合,統籌資金,通過宜種則種、宜綠則綠、宜建則建、宜租則租、宜商則商、宜宅則宅等方式進一步盤活利用好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為全面振興鄉村注入新動能。”李玉勝說。
全媒體記者:李春 張雪松 吉秋羽 陳汝濱
原標題:《安心拆除 鄉村振興 | 拆舊繪“新”賦能鄉村振興》
深植文化基因 助推鄉村振興——謝塘鎮加快打造謝晉故里大景區
貴州金沙:小菊花做成大產業 打造鄉村振興美麗名片
漣水縣保灘街道:打造“五色”網格 助力鄉村振興
遼源:落實“十雙”要求 推進鄉村振興
駐村工作隊要做鄉村振興“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