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整理2022-04-11 16:21:46
近年來,農業機械化作業技術相關標準的制定指導了不同地區機械化作業,減少作業工序,節約人畜用工,增加收入,提高經濟效益。為不同地區作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達到高產、高效、低耗、保護環境。以下為內蒙古現行的兩項免耕播種機作業技術規范地方標準,詳情如下:
標準編號:DB15/T 2501—2022
標準名稱:燕麥免耕播種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起草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赤峰市敖漢旗農牧局。
批準發布部門: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實施日期:2022年2月25日
本標準規定了燕麥免耕播種機械(以下簡稱:機具)的作業基本要求、作業技術規程、安全作業注意事項以及保養與存放。適用于大中型拖拉機配套牧草免耕補播機、免耕播種機等播種作業任務。
作業技術規程:應根據不同地區選擇適宜株行距,并按照機具使用說明書規定選擇相應排種盤,調整傳動機構。防止重播、漏播,下籽應深淺一致,粒距均勻,覆土嚴實。播種時同時噴施農藥和除草劑,應采用化學除草劑,選晴天、無風、無露水時均勻噴施。作業前應進行試播,檢查播深、排種量、施肥量等應符合 NY/T 1768-2009 免耕播種機質量評價規范要求。
根據作業地塊大小和形狀,采用適宜作業路線,拖拉機行駛速度應符合使用說明書規定。作業中應掌握好機組接行,宜使用衛星導航系統,使壟與壟之間距離保持一致。使用氣吸式免耕播種機作業,應保證風機轉速保持穩定。作業中,應注意清除纏繞在破茬器和開溝器上的殘草等;在地頭處,應檢查種子、化肥、農藥耗用情況,并及時給予補充;每天用完播種機,應將種肥箱內種肥排凈。
————————————————————
標準編號:DB15/T 284—2021
標準名稱:免耕播種機械作業技術規范
起草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興安盟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阿榮旗農牧業機械化培訓推廣服務中心、莫力達瓦旗農牧業機械化管理服務中心、包頭市農業機械技術培訓推廣服務站。
批準發布部門: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實施日期:2021年2月25日
本標準規定了免耕播種機械的作業基本要求、作業技術規程、安全作業注意事項以及保養與存放。適用于牽引式、懸掛式玉米免耕播種機、小麥免耕播種機,其他作物免耕播種機參照使用。
作業技術規程:根據作業地塊的大小和形狀,規劃適宜的作業路線。按照機具使用說明書要求確定拖拉機行駛速度。開始作業時,液壓控制手柄應置于浮動位置。正式作業前應進行試播。進入地塊后機組緩慢前行,待機組進入地頭規劃位置時緩慢放下免耕播種機。機組按照使用說明書確定的適宜速度,勻速前行。前行不少于30 m后停下,檢查空穴或斷條、播深、行距、排種量(株距)、施肥量及施肥位置等性能指標是否符合作業質量要求,符合要求方可投入正常播種作業,否則應進行重新調整,直到符合作業質量要求方可進行正式作業。作業中掌握方向,走直線;保證機組往返鄰接行行距符合農藝要求,必要時加裝劃印器。使用氣吸式免耕播種機作業,應使排種器風壓保持穩定。作業中,應及時清除工作部件纏繞的雜物,隨時檢查種子、化肥的耗用情況,不足箱體容積的 20% 時及時給予補充。作業中途停機再行走時,應將機具工作部件提離地面,機組退后 1 m~2 m 再前行播種,避免漏播。當天作業完畢,應將種、肥排凈。作業質量應符合 NY/T 1411 和 NY/T 1628 的規定。其他作物免耕播種作業質量應達到當地農藝要求。
詳細內容可點擊下方下載以上標準完整文件。
資料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相關資料下載:
DB15T 284-2021FDIS免耕播種機械作業技術規范.pdf
DB15T 2501—2022燕麥免耕播種機械作業技術規范.pdf
內蒙古2025年基本建成"四橫十二縱"綜合運輸大通道
羅山縣春耕農機手喜領首張跨區作業證
遼寧將實施保護性耕作作業面積1000萬畝
每畝補助30元,天津市2022年實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面積30萬畝
江西省關于做好2022年《聯合收割機插秧機跨區作業證》發放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