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肥東縣橋頭集鎮 2022-04-12 15:07:47
近年來,肥東縣橋頭集鎮華光社區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從群眾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著手,重點開展人居環境提升、居民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為民服務全程代理等工作,集中精力抓規劃、抓投入、抓基礎、抓難點、抓配套、抓提升,努力構建平安、美麗、和諧、幸福的文明社區,全面推動整個社區面貌再上新臺階,切實走穩走好鄉村振興之路。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人居環境提升。村級循環水泥路建設完成,主干道硬化、路燈亮化。程控、移動等通訊完備,戶戶有電話。農村戶改廁建設實現全域覆蓋,新建公廁2處,村級垃圾實行集中清運及處理。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廣場400平方米,新植桂花、石蘭、石蘭球等綠化樹木1200株以上,鋪設草皮450平方米,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容村貌有較了大幅度的改善,人居環境水平大大提升。
持續投入統籌規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成功申報省級美麗鄉村—馬龍山村大樹丁中心村的基礎上,對照美麗鄉村建設的省級標準,積極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修建通村主干道500米、村莊主次干道2046米,新建健身活動場所1000平方米,文化墻體彩繪500平方米,整理綠化用地9715平方米,完成門面改造、綠化美化亮化、環境衛生治理、道路沿線治理等12個方面改造,努力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配套、村富人美、舒適宜居”的美麗鄉村。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豐富為民服務載體。摸排匯總村級文旅資源,如鄉村風景、古建遺跡、鄉村特產、民俗文化、景區景點、旅游服務場所、規模農產大戶等,對區域內優質旅游資源進行整體規劃布局,著力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示范基地;利用各類節慶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電影下鄉”“全民文化月”“送戲下鄉”等活動,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節目送到基層,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激發群眾的文化熱情。
優化辦公場所建設,提升為民服務功能。為提高黨群服務中心辦公環境和文明清潔程度,中心村整建了550平方米村兩委活動場所,黨員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農技推廣服務站等公共服務場所齊全;農家書屋按時開放,圖書齊全,借閱人員老少皆有,有專人負責。廣播室內設備齊全,設立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接待、處理群眾問題。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有序開展綜治維穩社會治安工作,逐步完善服務平臺,社區為民服務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積極弘揚文明新風。注重發揮榜樣的導向作用,總結挖掘移風易俗的先進典型,以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完善村規民約,定期開展“最美媳婿”“道德模范”“最美庭院”“十星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評選活動,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消費觀。2021年華光社區共評選出道德模范4人,最美庭院10戶,十星文明戶20戶。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使移風易俗工作真正入耳、入腦、入心,形成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新風尚。
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扎實推進文明創建。設立志愿服務站點,現有志愿服務隊3支,活躍志愿者人數達150余人,深入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2021年度開展志愿活動50余次,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理念,熱心關愛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積極幫扶孤寡老人、低保、殘疾人等生活困難群眾,以豐富的活動促進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增強群眾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團結互助、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為進一步推進文明社區建設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村務公開居民自治,注重實效惠及百姓。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開展各項工作,設立“村務監督委員”,重點進行村級“三資”管理、黨務、村務監督工作,及時把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及時向村兩委反映,提出合理建議和要求,不斷完善基層工作機制,保持長效管理,堅持長抓、長管、長控,確保服務到位、質量保證、群眾滿意,切實以村級建設及文明創建成果惠及轄區百姓。
現如今,華光社區產業興旺、社區秀美、群眾幸福。有園林公司及文旅企業十余家,正在建設推進重點項目8個,以藍山灣景區最為出名,映山紅主題公園、盛世桃源歡樂谷、海銀生態園等地自然景色怡人;省級康養項目-濱湖雅苑養老項目擬于2022年5月份正式動工;轄內還有市級農業合作社1家、家庭農場2家,另有特色種養類家庭農場十余家,小龍蝦垂釣,水果采摘,餐飲、農家樂觀光等旅游服務一應俱全,已成為橋頭集鎮名副其實的“后花園”。(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