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2022-04-13 13:59:19
機械化耕種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當然了,這不是每家農戶都有農機,都會用農機,這就需要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來幫忙。正值晚稻播種季,在湖北孝昌,新農人付鵬志不僅自己學會使用各種農機,還主動地幫助其他鄉親們。
踩離合、掛擋、點火、啟動,一番熟練操作后,付鵬志對即將育秧晚稻的田塊進行了翻耕。
2015年,付志鵬和兄弟付鵬程創辦了這家雙鵬家庭農場種植水稻,面積有4000畝左右。一開始,由于缺少機械設備和農業知識,付鵬志的家庭農場損失不小。于是他邊干農活兒邊學習,幾年下來,農場里的鏟車、拖拉機、插秧機、收割機、烘干機、無人植保機應用僅有,而且付鵬志全都應用自如。
湖北省孝昌縣鄒崗鎮群愛村雙鵬家庭農場負責人 付鵬志:在設施投入上面是比以前加大了,也花得錢更多了,但是在這個農作物收益上面提高蠻大的。
如今,付鵬志的家庭農場還主動發揮優勢,幫助周邊農戶開展農業生產。
湖北省孝昌縣鄒崗鎮群愛村雙鵬家庭農場負責人 付鵬志:我們合作社還是幫其他的種植大戶在育秧,今年“太子稻”育秧在這邊有4000多畝,所以說不光是我自己的事,也是為別人做好服務。
鴨綠河農場有限公司無人插秧機“上崗”助力春耕生產
湖北省出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
吉林省:水稻育秧播種技術相關兩項地方標準解讀
補貼資金約2.8億元 錫林郭勒盟2.5億畝草場開始休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