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22-06-07 09:08:32
人民網北京6月6日電 (韋衍行)6月6日,國家文物局在線上召開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瓊在發布會上表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將于6月11日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
開幕式上,將簽署國家文物局、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建敦煌研究院協議,通報表揚文物系統全國石窟寺專項調查先進單位和優秀個人,公布第四屆“尋找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公布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和入圍項目名單等。同時,還將舉辦“文物保護:時代共進 人民共享”主題論壇、第二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甘肅省博物館擴建工程開工奠基儀式等系列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將在甘肅省博物館推出“木本水源——黃河流域史前文明展”,甄選全國200余件文物展品,呈現真實、立體、發展的黃河文明遠古活態歷史,用文物注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
甘肅省文物局局長程亮介紹,作為主場城市,蘭州將策劃推出30多項活動,包括文物鑒定、絲路要津歷史知識講座、“古建探秘”、非遺展演、歷史文化及紅色故事講堂、“民族脊梁——甘肅抗戰人物展”流動展覽等文化惠民活動,積極擴大全民參與度。
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長羅靜表示,第二屆文物科技創新論壇將圍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專題任務的考古與文化遺產價值認知、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文物病害評估與保護修復、文化遺產風險監測與防控、文化遺產傳承與利用等13個相關項目的負責人或骨干代表做學術報告,展示匯報項目實施以來取得的主要科研進展,促進各項目組之間的學術交流與互鑒,激發文物科技創新活力。
除主場城市系列活動外,在國家文物局倡導下,各地文物部門、文博單位將嚴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科學謀劃、確保安全,組織開展6300余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線上線下活動,展現文博行業特色,豐富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