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2022-06-10 11:00:58
新華社合肥6月6日電 題:麥收進度超九成!安徽全力確保“顆粒歸倉”
新華社記者姜剛、水金辰
江淮大地,麥香遍野。來自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6月5日17時,安徽省已收獲小麥3915.3萬畝,進度為91.5%。當日收獲233.1萬畝,投入聯合收割機3.6萬臺。
連日來,記者在安徽多地走訪看到,江淮大地一派搶收搶種的繁忙景象,種糧農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平均畝產達1100斤,為歷年來最高產量!”在阜陽市潁上縣楊湖鎮,種糧大戶趙化正在麥田里指揮秸稈打捆工作。目前,他經營的2800多畝小麥已完成收割、烘干并顆粒歸倉。
趙化種的是“訂單糧”,承接一家種業公司良種繁育的任務。從種子供應、田間管理到成熟收割,這家種業公司都會派專業人員做技術指導。“相較于普通田塊,我的麥田在管理時間節點上更精準,這為豐收豐產打下基礎。”趙化說。
正是因為種糧有賺頭、有盼頭,如今,安徽省種“訂單糧”、種優質專用小麥的農民越來越多。
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近年來,安徽省持續開展小麥“單種、單收、單儲和專用”的生產、銷售、加工一體化的生產模式,著力打造商品性一致、品質一流的原糧基地,將單品種規模種植的小麥單元制成電子地圖,實現按圖索“麥”,提高小麥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今年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達178.67萬畝,約占小麥播種面積74%。
與此同時,為了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安徽省今年重點開展了小麥等“三大主糧”全程綠色防控行動,建立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全面推動農藥減量增效。
“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這是記者采訪中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安徽4280萬畝小麥總體長勢好于常年,該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應種盡種、種足種滿,扎實做好病蟲害防控,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機械強農,確保不誤農時。
在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收割機在田間收割小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不論是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還是淮南市壽縣小甸鎮,搶夏收、搶夏種成為近期農業生產的“關鍵詞”。
“我們充分利用好冬閑田,實踐證明也能多打糧,今年畝產達到了1000斤啊!”看著眼前金燦燦的麥粒,小甸鎮賈莊村黨總支書記韓子科喜不自勝。以前,由于村里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冬閑田在耕地中的占比較高。2021年5月,賈莊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托管了2200多畝地,通過小田并大田,方便機械化種植,讓良田能打糧、多打糧。
“為了實現小麥豐收豐產,我們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指導和田間管理,全程實行機械化作業,任何一個環節,都馬虎不得。”韓子科說,“有了科技和農機的加持,種糧效益提高了,糧食安全更有保障了!”
確保“滿格電”!國網石嘴山供電公司為鄉村振興“添底氣”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 | 全國已收獲小麥面積1.37億畝
安徽支持金融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云南秋糧已播種3400余萬畝 進度快于去年
河北十項交通安全措施助力“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