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2-06-15 14:15:37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繁榮的重大決策,也是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內容。興義民族師范學院作為黔西南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從全局和長遠的高度,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重要目標,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建立了山地旅游與鄉村振興學科群,以學科建設作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在學科群建設中凸顯我校“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建設目標和建設思路。將山地旅游和鄉村振興學科群建設成為省級一流學科,力爭在十四五末期建成旅游管理專業碩士點,為提高黔西南地區旅游產業化發展提供高質量專門人才服務,為地方旅游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政府決策提供專門的咨詢服務,為山地旅游戶外運動賽事的開展提供政策保障服務,為提高山地旅游戶外運動水平提供技術服務。
一、工作思路
圍繞山地旅游和鄉村振興組建一支穩定的研究團隊,通過項目帶動促進科研成果不斷累積,促進研究團隊職稱結構、學歷結構、主持項目結構等方面的改變,成長為立足鄉土、服務鄉土的優秀科研團隊,將研究成果與本土鄉村振興實踐相結合,切實指導地方鄉村規劃、鄉村建設、產業發展、城鄉融合、鄉村生態旅游發展等方面的實踐工作。
二、主要舉措
(一)建立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研究室
成立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研究室,配置基本的辦公設備及研究設備,設立主要負責人,制定研究室工作制度、計劃及項目實施獎勵措施。
(二)組建一支穩定的科研團隊
組建一支結構合理、研究能力較強、致力為家鄉鄉村振興服務的研究團隊。團隊組成人員既包括本校相關專業的教師,也包括外校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團隊成員具有獨立主持完成過地廳級及以上科研項目,具備獨立開展研究的能力。
(三)分解研究內容,突出重點研究子項目
分解、細化研究內容,形成與研究方向密切相關的子項目,突出重點研究子項目。如城鄉融合發展與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及相互關系研究,本地城鄉地域系統組成要素、結構功能、融合發展機制、融合發展規律及階段性特征的研究,城鄉融合發展路徑的研究等。
(四)建立子項目負責人制,有序推動項目研究
每個重點研究子項目均指定專門負責人,負責項目的研究及統籌安排,以保障項目順利完成。
三、工作重點
(一)研究室及研究團隊的組建
研究室負責人應熟悉本方向學科前沿及國內實踐現狀,能從宏觀上把握各子項目的研究方向及重點,確保研究團隊的技術路線及關鍵環節的科學性及合理性;研究團隊成員之間應具有知識的互補性及團隊協作性,能克服困難確保研究任務順利完成。
(二)重點研究子項目的設立及成果設定
研究內容的分解和細化應結合本方向研究前沿及本地實際,各子項目總體服從“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的大方向,但又各自具有不同的理論支撐、研究方法和側重點。各子項目研究應達到的成果要求也應科學設置,確保項目成果多樣化、高端化。
(三)注重項目社會服務功能的衍生及拓展
項目研究通過廣泛開展本地鄉土調研與鄉村社會形成密切聯系,應利用自身理論及實踐經驗為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規劃、鄉村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咨詢服務,不斷拓展項目的社會服務功能。
四、實施進度及階段性目標
2022.01-2022.10 建立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研究室,組建一支穩定的科研團隊。目標:完成“鄉村振興與成效融合發展”研究室組建,完成科研團隊人員組建。
2022.11-2023.11 分解研究內容,突出重點研究子項目,并指定重點研究子項目負責人,同步分解研究成果完成指標,成果包括期刊論文及研究報告。目標:完成研究內容分解及重點研究子項目的確立,開展項目申報評選出項目負責人。
2023.12-2024.12 開展項目研究,按期完成項目研究。目標:按期完成項目研究,完成設定的成果目標,包括論文數量及研究報告質量。
五、主要成績
(一)成立科研實體機構,鄉村振興與區域發展研究院
校長繆坤和教授任院長,鐘君教授任執行副院長,下設5個研究中心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研究中心。每年學校資助15萬元。研究院與黔西南州社科聯合作,通過黔西南州社會科學領導工作小組平臺向全州社科工作者發布課題,2021年立項6項課題,全部結題驗收。
(二)參與黔西南州鄉村振興政策宣講工作
參與2021年黔西南州社科理論進基層宣講工作,宣講了“做好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大文章”、“產業帶動示范與鄉村振興”的專題。
(三)成立鄉村振興調研點和合作平臺
黔西南州社科聯牽頭,我校積極參與,成立了“黔西南州社科調研點”,分別在黔西南州普安縣茶源街道、興義市清水河經濟開發區。與安龍縣五福社區街道,安龍縣業強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食用菌產業合作研究等。(文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
助力鄉村振興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提速
九江德安:高標準農田繪就鄉村振興綠色畫卷
湖北遠安:農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