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2022-06-16 14:44:38
近年來,廬江縣積極推行“黨建+”工作模式,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推行“黨建+信用”,提升鄉風文明水平。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抓手,建立農村信用信息檔案,通過系統歸集、入戶采集,先后完成29.3萬戶農戶、2488個經濟主體信息采集任務。深化鄉風文明評議,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聚焦需強化整改的突出問題,科學設置評議正負面清單;建立村組評議、鎮村審議、縣鎮聯審的分級評議機制,設立觀摩示范點,提升公信力、影響力,真正發揮評議實效。推行積分制管理,建立信用超市,圍繞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化解、移風易俗等方面,設置信用加減分指標,由村黨組織對群眾日常行為動態評分,群眾憑信用積分免費兌換商品,已兌換信用積分144.9萬分。
推行“黨建+產業”,增強集體經濟實力。縣集體經濟辦會同各鎮,圍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深入調研、摸清底數、明確思路,幫助制定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規劃,統籌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選準發展路徑,制定“一村一策”方案223個。完善集體經濟項目庫,編制產業發展目錄,實行動態管理,全面推動各級支農政策、獎補措施向入庫項目傾斜,今年已編制上報200余個可行性優質項目。強化服務指導,以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為契機,派駐金融專干,加大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引導金融機構拓展服務領域,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解決融資難題。通過適度開墾、土地流轉、入股、發包等方式,開發利用村集體所有林地、水面等集體資源,創造集體收益。強化調度考核,建立月調度、季通報機制,在年度考核、崗位調整、評先評優、待遇保障等方面充分考慮集體經濟發展情況。2021年全縣村均經營性收入60.1萬元,位列全省第五。
推行“黨建+網格”,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按照“尊重傳統、就近就便、規模適度、有利治理”原則,統一劃分綜合網格,一般1個村民小組劃分為1個網格,1名網格員聯系10-20戶村民。按照“一網格一黨小組”、若干網格黨小組組成黨支部,實行“支部書記網格指導員+黨小組長網格長+黨員網格員+村(居)民”網格管理模式。網格指導員由村(社區)“兩委”干部擔任,兼任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由所在村民小組黨員組長擔任,兼任網格黨小組長;網格員由熱心公益、群眾公認的退休黨員干部、黨員教師以及具備履職能力的無職黨員等擔任。整合綜治信訪、城管、鄉村振興等“多網”為“一網”,全面做好為民服務、議事協商、應急管理、文明創建、平安建設等工作。全縣共劃分網格6802個,配備網格長6802名、網格員17207名。建立“網格運行指數”,從網格活躍度、工作完成度、群眾滿意度三個方面對網格管理團隊進行考核,工作補貼與考核結果掛鉤,抓實網格日常工作。
推行“黨建+信訪”,夯實基層組織根基。聚焦為民辦實事、解難題,落實“黨建+信訪”工作機制,創新開展一線為民辦實事工作。縣鎮村三級黨員干部5544人,組建230個一線為民辦實事工作隊,每月固定一天時間,聯系縣干到鎮接訪下訪,縣直部門負責人、包村鎮干在村駐點接訪,工作隊其他成員與村網格員隊伍混合編組、下沉一線廣泛走訪,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建立會商調度機制,針對接訪走訪收集的問題,由聯系縣干牽頭負責,根據實際情況分級限時辦理,確保下次集中接訪前予以辦結,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截至目前已收集問題5462個,辦結5360個。(張濤)
惠農區:堅持黨建引領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安徽:抗旱搶種,保進度提質量
青海:四個“圍繞”加強財金聯動 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