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2022-06-30 11:23:28
“十三五”時期(截止2020年底),山西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2.6%,比“十二五”末提高7.6個百分點。機耕、機播、機收率分別達到82.2%、75.5%、57.1%。其中玉米機收水平達到67.3%,小麥機收水平達到89.2%。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深松、機械化秸稈還田、機械化免少耕播種、精量播種面積都有了大幅增長??鐓^作業近7萬公頃。
表1 ? 農機化基本情況表
項目 | 指標 | 單位 | 數量 |
農業機械擁有量情況 | 總動力 | 萬千瓦 | 1595.26 |
拖拉機 | 萬臺 | 39.19 | |
其中大型及以上(80馬力及以上) | 萬臺 | 2.24 | |
谷物聯合收割機 | 萬臺 | 3.49 | |
農機作業情況 | 2020年機耕面積 | 千公頃 | 2693.79 |
2020年機播面積 | 千公頃 | 2662.05 | |
2020年機收面積 | 千公頃 | 2009.91 | |
2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 % | 72.6 | |
2020年小麥綜合機械化率 | % | 91.8 | |
2020年玉米綜合機械化率 | % | 84.7 | |
2020年馬鈴薯綜合機械化率 | % | 71.6 | |
農機社會化服務情況 | 農機服務組織 | 個 | 4490 |
農機戶 | 萬個 | 50 | |
農機維修廠及維修點 | 個 | 5137 | |
農機從業人員 | 萬人 | 68.97 | |
農機專業合作社作業服務面積 | 千公頃 | 1130.86 | |
農機生產托管作業面積 | 千公頃 | 116.84 |
為推動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的發展道路,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近日,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山西省“十四五”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
“十四五”發展總體目標:
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設施農業、林果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取得明顯進展,有條件的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農機裝備水平全面提高。農機裝備總量穩步增長,結構持續改善,區域發展更加協調。農機裝備產業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農機裝備基本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830萬千瓦以上。
——農機作業水平全面提升。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7%,丘陵山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以上,設施種植、林果業、畜牧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
——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基本覆蓋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在服務領域上向綜合化發展。完善農機售后維修服務,助力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提檔升級,創建一批管理現代化、生產智慧化、服務綜合化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
——農機化新技術推廣應用。加大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水肥一體化節本增效灌溉技術、糧食產地機械烘干技術、農產品加工裝備技術、畜牧業、林果業、設施農業、大田蔬菜、中藥材生產機械化等新技術示范推廣力度,推動農業機械化“全面、全程、高質、高效”發展。
——農機安全生產平穩有序。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上牌率、檢驗率、駕駛操作人員持證率有所提高。農機事故發生率穩定在0.13%以下。安全生產管理服務手段更趨現代化,農機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
表2 ?“十四五”農業機械化主要指標
類別 | 指標 | 單位 | 2020年 基期值 | 2025年 預期值 |
重要農機裝備保有量 | 總動力 | 萬千瓦 | 1595.26 | 1830 |
100馬力以上拖拉機 | 萬臺 | 1.68 | 2 | |
谷物聯合收割機 | 萬臺 | 3.49 | 4 | |
馬鈴薯收獲機 | 萬臺 | 0.64 | 0.8 | |
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 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 | % | 72.6 | 77 |
小麥綜合機械化率 | % | 91.8 | 93 | |
玉米綜合機械化率 | % | 84.7 | 88 | |
馬鈴薯綜合機械化率 | % | 71.6 | 76 | |
丘陵山區綜合機械化率 | % | 62 | 65 |
資料來源:山西省農業農村廳。
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機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
村民巧改農機 “慧”種地
寧夏2022年第一批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形式審核公告
【數據】5月農機用內燃機市場綜合情況
云南省2022年第五批農機推廣鑒定結果的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