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農業農村廳2022-07-06 11:25:28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22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計劃的通知
甘農財發〔2022〕44號
有關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畜牧獸醫)局,蘭州新區農林水務局,省級有關單位:
根據財政部《關于下達2022年農業生產發展資金預算的通知》(財農〔2022〕38號)和《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關于做好2022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2〕13號)要求,經研究,現將2022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計劃下達你們(見附表1、2),并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資金支持方向和重點
(一)支持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27800萬元
1.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6000萬元。安排東鄉縣和麥積區各3000萬元,資金重點用于改善產業園基礎設施條件和提升公共設施服務能力。資金使用堅持突出重點、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要充分發揮中央財政獎補資金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產業園建設,推進產業園“生產+加工+科技”一體化發展,集聚現代要素和經營主體,加快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全面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創新科技集成和聯農帶農機制,著力打造引領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的平臺載體和農業現代化的“引擎”。
2.支持農業產業強鎮建設1800萬元。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鎮(鄉)行政區域范圍內,聚焦農業主導產業,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在全省范圍內打造6個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條深度融合、創新創業活躍、產村產城一體的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帶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3.支持戈壁設施蔬菜產業集群建設5000萬元。2022年繼續支持肅州區、玉門市、金塔縣、瓜州縣、敦煌市、甘州區、高臺縣、臨澤縣、民樂縣9個縣區打造戈壁設施蔬菜產業集群,補齊種苗繁育基地、標準化生產基地、基質生產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短板,實現河西走廊戈壁生態設施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4.支持道地中藥材產業集群建設5000萬元。重點在隴西縣、岷縣、渭源縣、禮縣、西和縣、宕昌縣6個縣實施,圍繞集中補齊良種繁育、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中藥精深加工等短板,通過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提升集群區內中藥材產業的整體規模、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統籌推動中藥材全產業鏈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5.支持甘味肉羊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5000萬元。2022年繼續在環縣、民勤縣、古浪縣、會寧縣、靖遠縣、東鄉縣、廣河縣、臨夏縣、臨夏市9個縣(市)實施甘味肉羊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按照補短板、強弱項、提優勢要求,資金重點支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屠宰加工基地和冷鏈體系建設以及品牌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持續推進甘肅肉羊特色優勢產業健康發展。
6.支持甘味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5000萬元。2022年繼續在崆峒區、華亭市、涇川縣、崇信縣、靈臺縣、靜寧縣、莊浪縣、寧縣、鎮原縣、正寧縣10個縣(市、區)開展甘味平涼紅牛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資金重點支持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屠宰及精深加工、市場流通體系和品牌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通過項目實施,打造涵蓋良種、生產、加工、銷售、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紅牛特色優勢產業集群。
(二)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和畜禽健康養殖。
1.支持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2000萬元。支持古浪縣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建設以牧場養殖管理決策系統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擠奶、信息化精準飼喂、自動化精準環境控制、繁殖育種信息化管理、糞污綜合化處理及利用等系統進行奶牛生產數據采集、分析、決策,構建奶牛養殖智慧信息化生產管理平臺,為當地現代農牧業發展提供可借鑒、可復制推廣的模式。
2.支持高產優質苜蓿生產基地建設6160萬元。以促進草牧業協調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奶業振興和畜牧業轉型升級為目標,在酒泉、張掖、金昌、武威、白銀、定西、平涼、慶陽、天水等9市的17個縣(市、區)和蘭州新區、省農墾公司等奶業優勢產區和苜蓿主產區實施,對苜蓿種植面積集中連片達到500畝以上的農民飼草專業合作社、奶農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進行獎補,共建設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基地11萬畝。
3.支持肉牛增量提質行動7800萬元。重點支持甘州區、高臺縣、臨澤縣、涼州區開展基礎母牛飼養、“河西肉牛”新品種選育、肉牛屠宰加工與品牌建設、肉牛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與維護等。
4.支持牧區畜牧良種補貼5900萬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我省種畜質量水平為重點,以建立與畜牧業轉型、結構調整、區域布局和不同生產方式相適應的良種繁育體系為目標,堅持引種與培育相結合,立足優勢產業和區域化產業基地,支持開展肉牛良種補貼、牦牛良種補貼、肉羊良種補貼和畜牧業特色產業培育。
5.支持生豬良種補貼600萬元。為進一步穩定生豬產能,提高生豬良種化水平,促進養豬業持續健康發展。以母豬存欄量較大的縣區為重點,以現有功能完備、設施設備齊全、服務能力強的種公豬站為依托,對使用良種豬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能繁母豬養殖場戶進行補助,全年計劃授配母豬7.5萬頭。
6.支持蜂授粉技術推廣與市場培育308萬元。依托肅州區、涼州區、古浪縣等蔬菜技術服務和畜牧獸醫中心以及省級蜂業技術推廣單位在酒泉、張掖、武威等地開展設施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類作物熊蜂授粉提質增效技術示范與推廣,在平涼、天水等地開展設施草莓及蘋果蜜蜂授粉提質增效技術示范與推廣,全省完成蜂授粉技術示范推廣面積12600畝以上。
(三)支持種業發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種畜禽性能測定)1102萬元。
擬支持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岔口驛馬、蘭州大尾羊、岷縣黑裘皮羊、合作豬、八眉豬、靜原雞等8個國家級畜禽保護品種開展保種工作;支持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和DHI測定實驗室開展性能測定工作,下達豬、牛、羊、奶牛4種家畜性能測定任務28990頭(只)。
二、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的協同配合,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各縣區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切實履行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的主體責任,明確專崗專人,細化項目方案,加快完善配套制度,抓好項目組織實施、績效評價和驗收總結工作。市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應加強督導和調度,督促縣級項目主管部門和各項目承擔單位,共同抓好中央財政支農政策落實。
(二)及時公開政策。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及時將項目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向社會發布,按程序做好補助對象、資金安排等信息公開公示工作,廣泛接受社會監督。要積極通過、官微、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渠道宣傳解讀政策,讓廣大農民群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準確理解掌握政策內容,營造好項目落實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資金監管。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切實履行資金使用監管主體責任,嚴格按照《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關于修訂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22〕25號)使用管理資金,進一步完善項目管理和項目實施機制,強化資金使用過程監管。脫貧縣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按照財政部等11部門《關于繼續支持脫貧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工作的通知》(財農〔2021〕22號)執行,禁止超項目范圍統籌整合使用資金。不得受理以中介機構名義直接代理申報的資金項目,上下級和同級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申報材料不得通過中介機構運轉,不得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中介費用。對由中介機構直接代理申報項目、將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支付中介費用的,一經查實,項目支持對象列入黑名單,有關縣(市、區)暫停安排實施該項目。
(四)加強項目調度。各市縣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農業農村部轉移支付管理平臺錄入工作,及時將項目資金支出及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在平臺上進行更新,并對填報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和及時性負責。要針對項目實施不同階段的特點,采取切實有效的監管措施,強化項目實施全過程動態管理,加強現場督導檢查,及時妥善處理項目執行中的問題,重大事項要及時向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報告。各市縣要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項目實施和資金支付進度。對享受補助政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及時報送相關補貼發放情況。年終各市縣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全面總結分析項目執行情況、存在問題并提出有關建議,將項目實施總結(連同年度資金執行調度表)于2023年1月15日前逐級報送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同時報送電子版),并按要求報送有關基礎數據,有關數據材料的報送情況將納入相關資金的績效評價范圍,與下年度資金安排掛鉤。
(五)開展績效自評。省農業農村廳和省財政廳將適時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評價,將政策目標實現、任務清單完成、項目管理及資金使用管理等情況等納入指標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方案,全面評估考核政策落實情況。加大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力度,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激勵約束機制,實行獎優罰劣,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部門要及時收集、整理、歸檔從項目申報到驗收全過程各環節項目資料,包括有關文件、合同、照片、圖紙、音像、數據等,作為項目監督、資金檢查和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
2022年6月30日
開展高素質農民植保無人機培訓,助力玉溪現代農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水稻專業組赴中聯農機調研
國際人才聚焦中國鄉村:“科技創新支撐鄉村振興發展論壇”活動周舉辦
浙江:集結戰略科技力量 塑造未來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