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2022-07-27 08:50:44
在南昌市“不見面開標”過程中,僅有1名招標人、1名招標代理進入交易現場,有效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間人員聚集和各地投標人出行不便的問題。各方交易主體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了交易效率。經濟日報記者 劉 興攝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指出,要推動交易平臺優化升級。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研究明確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納入統一平臺體系的標準和方式。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積極破除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區域壁壘。
按照國家推進統一規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部署要求,江西省南昌市推進市域招投標交易平臺整合,提升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水平,積極融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大市場,有效推動公共資源交易共管共享,提升各類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和效益,努力營造規范、高效、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促進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打造區域性交易平臺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連接供需兩端,是各類市場主體獲得項目、進入市場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南昌將原來省市縣(區)鄉鎮四級交易平臺共89個交易中心(站)精簡整合為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3個縣級分中心,全面取消城區交易中心和鄉鎮交易站,打造集服務平臺、交易平臺、監管平臺于一體的區域性公共資源市場要素交易平臺。2021年,該平臺交易量突破千億元大關。
為積極融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大市場,南昌在全國范圍內第一批與國家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對接,全面推進招投標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組建了統一的項目信息庫、交易信息庫、市場主體信息庫、專家資源庫、信用信息庫、監管信息庫六大基礎資源庫,涵蓋建設工程、政府采購、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交易、產權交易、林權交易、醫藥采購、農村綜合產權等行業的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真正實現招標投標交易一網通辦,網外無交易。
2022年6月30日,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玉岸社區提升改造工程在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南昌縣分中心進行公開招標。與以往不同的是,開標現場不見投標企業人員擠在大廳等待,取而代之的是由招標代理公司進行開標現場直播。同時,有271家來自全國各地的投標企業通過南昌公共資源交易網上虛擬交易大廳在線參與競爭,線上虛擬直播開標的競標激烈程度不亞于現場開標。
“隨著招投標全面邁入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時代,不見面開標在南昌市已日益常態化。”南昌市發改委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科負責人李季介紹,今年上半年,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完成432個不見面開標項目,不見面開標項目占比達80%,大大節約了投標人成本,提升了開標效率。
“如今招投標流程簡單了,不用抱著一大堆文件打印、蓋章,所有程序皆可在平臺中線上操作,對我們企業來說真的是太便利了。”江西冠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鄧鎮說,6月份他們通過網上操作,中標了安義古村群創5A景區景觀業態提升三期工程——四季花海項目,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探索遠程異地評標
隨著全域不見面開標系統的建成和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的實現,分散的交易被整合到一張網上,南昌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不斷提高。
南昌不僅在市域省域全面推進遠程異地評標,還運用“5G+區塊鏈”新技術探索遠程異地評標新模式,率先在全國開展遠程異地評標。同時,聯合長沙、武漢、合肥共建跨省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合作平臺“長江鏈”,共同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快速打破區域壁壘、行政壁壘、信息壁壘,助推長江中游城市群跑出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營商環境優化的“加速度”。
不久前,南昌與長沙兩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長沙市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一期工程空調設備及給排水設備集成采購項目”進行同步跨省域評標。由長沙主場隨機抽取3位專家、南昌副場隨機抽取4位專家組成評標委員會,依托5G高速網絡、高清晰度聲像采集設備和靈活的智能云視訊平臺,實現了“面對面”般兩地遠程異地同步評審。
“通過5G+區塊鏈應用技術,推進了專家資源跨區域共享,使得在線監督全程留痕成為一種常態,有效解決了評標專家熟人面孔、評標專家資源不足等問題,規避了評標專家易被‘圍獵’的交易風險,提高了評審效率。”李季介紹,2022年上半年,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主場開展了96場次,作為副場開展了40場次遠程異地評標活動。
“降本減負”激發活力
從取消工程建設項目綜合服務費、場地使用費,到推進招標文件線上免費下載、投標文件免費上傳,再到產權交易手續費、競價服務費在減半的基礎上再減10%,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采取綜合措施為招投標市場主體“降本減負”,每年為市場主體減少直接交易成本不少于2000萬元,顯著激活市場主體活力。
同時,南昌市還在招投標各行業全面推進支持采用銀行、保險、擔保等保函形式繳納投標保證金。今年1月份至5月份,金融服務系統為在南昌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標的項目累計開出67456單電子投標保函,為1萬余家企業提供平臺服務,為企業釋放資金約168億元。
尤其讓市場主體感受到實惠的是,南昌市近年來對電子投標保函費率實施三輪降費:2021年7月份將銀行電子投標保函最低費率由5‰下調至4‰,單筆最低收費由500元/筆下調至300元/筆;2022年1月份將銀行電子投標保函最低費率由5‰下調至4‰,單筆最低收費由500元/筆下調至300元/筆;2022年1月份將銀行電子投標保函最低費率由4‰下調至3.5‰,單筆最低收費為300元/筆;2022年3月份將銀行電子投標保函最低費率下調至2‰,單筆最低收費為100元。預計年均為企業總降費10億余元,年均為單一企業節約經營成本10萬余元。
前不久,南昌縣京東江西運營中心和江西數字經濟區域中心裝修工程項目在招投標過程中,累計開具電子保函527張,總釋放資金達1.054億元。“三輪降費后,如今,我們項目的電子保函服務收費從52.7萬元降至21.08萬元,為企業節約資金31.62萬元。”獲得了真金白銀的實惠,該項目負責人為南昌招投標營商環境點贊。 (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山西晉城:推動蜂業提檔升級
寧夏:以先行區建設為牽引 推動農機裝備補短板取得新突破
公安部:推動國際執法合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產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升級
智能制造牽引產業升級
江西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