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紹興文明網 2022-07-27 16:59:34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博士張玉波,放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工作,到四川省平武縣創辦貓熊谷家庭農場,專業從事養蜂,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張玉波去養蜂是因為“村民太窮了”!令人欣慰的是,4年間,他帶領村民摘掉了貧困帽,平武高山蜂蜜也成為當地響當當的土特產品牌。
近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數量逐年增長,疊加疫情的不利影響,使得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高校畢業生返鄉、下鄉創業,進而帶動就業,不僅有利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也有助于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帶動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流入鄉村。
但現實是,鄉村招才引才留才不易。我市的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在鄉村振興的推進過程中,鄉村企業高層次人才引不來,專業性人才招不到,產業培育、城鄉規劃和文化旅游等領域人才匱乏。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有不少人對農業缺乏基本認識,而其實農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
前不久,云南農業大學學生丁習功在田間勞作的視頻獲得了139萬次點贊。陽光下,翻土機在起壟,機器聲在轟鳴,丁習功的眼鏡片上蓋著一層薄薄的塵土。有人稱贊“腳下有土,心里有光”。而丁習功說,我們可以不務農,但不能輕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市把鄉村振興提到富農強市的戰略層面來規劃、組織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領雁計劃”,各地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
農業的發展,鄉村的振興,需要大批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農人”。愿更多有情懷的人走進農村,愿更多有志青年投身農村廣闊天地。
紹興日報 駱紅英
鶴壁淇濱區:“鄉村運營官”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寧城:鄉村振興“柿”業紅火
鄉賢返鄉創業 奏響鄉村振興樂章
山陽:“五個堅持”提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質效
呈現鄉村振興成果,感悟藏羌非遺魅力 思享無限:讓直播云端“活起來”
鄉村民宿要在特色上做文章
東北振興突破口在做強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