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重慶日報 2022-08-31 16:01:27
當前,秋糧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本是豐收在望,卻逢“天公不作美”,給秋糧收成帶來嚴峻挑戰。
都說農業是基本盤,重慶既是大城市,也是大農村,農業更是壓艙石。好消息是,得益于統籌調配、搶時搶收,今年重慶的玉米收獲已超八成、水稻收獲已超四成。這無疑給農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看到,防災減災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馬虎不得、松懈不得,務必盡最大努力,做萬全準備。
保糧減損,一方面要“保”,能保一畝是一畝;另一方面要“減”,最大限度減少農民損失。
保糧,關鍵是與時間賽跑。在合川區龍市鎮海惠村,當地加班加點為農田布設給水管道,經過提灌站抽水,1000余畝晚熟水稻“喝”上了水,這才保住了農民的勞動果實。
減損,關鍵是資金到位。比如,政府要及時下撥農業生產救災資金;督促保險公司加快啟動農業災害保險理賠工作,做到早賠付、早兌現。損失止住了,農民懸著的心才能放下。
保收,決心要大,舉措要細。比如,水稻、玉米、紅薯等作物,生長條件不同,要分類制定幫扶手段,確保精準有效。對于那些已經受災的地區,要制定災后補救措施,及時抓好補改種,努力挽回損失。目前,重慶農業部門已充分準備種子、肥料、農膜和柴油等農資的調劑、調運,引導農民雨后及時蓄水、翻耕空閑田土,確保第一時間開展晚秋生產。早秋糧損晚秋補,才能筑牢全年糧食豐收最后一道防線。
未雨綢繆,方寸不亂。面對之前的高溫,巴南區水利局充分發揮已建成水利工程攔蓄作用,蓄水達到1.69億立方米。這些水在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今年高溫天氣時期有效解決了18萬人生產生活用水需求。把工作做到前頭,才能有條不紊、處變不驚。現在,重慶迎來降雨,個別地區甚至有大暴雨,尤其要警惕旱澇急轉,提早防范,打有準備的仗。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收成,直接關系了每個人的飯碗,關系到農民的收入、農村的穩定。保農業、保秋收,是政治責任。加強統籌、全力以赴,讓我們一起打贏秋糧豐收保衛戰。
農業農村部:在秋糧生產集中地區,盡快組織開設抗旱減災專題培訓班
財政部緊急安排中央預備費100億元支持做好抗旱保秋糧等相關工作
有關部門和地方全力戰高溫抓田管、保澆水固墑情——抓好防災減災 奪取秋糧豐收
高溫干旱下的南方秋糧保衛戰
重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保秋糧豐收
秋糧生產進入中后期 糧食主產區打通灌溉“最后一米”保秋收
江蘇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扶持力度 全力以赴奪取秋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