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大理日報 2021-10-15 07:51
秋風拂山崗,碩果滿枝頭。時下,賓川縣喬甸鎮海稍村創源農業專業合作社的20多畝軟籽石榴喜獲豐收,一個個火紅的石榴像一張張孩子的笑臉,在歡呼著金秋的豐收。果農們忙著采摘、選果、套袋、裝箱,小貨車司機們在路邊忙著裝載貨物,一片繁忙景象。
近年來,海稍村堅持黨建引領,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用好用活村集體經濟這一產業發展的“紅色引擎”,充分利用當地氣候優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示范帶動群眾種植軟籽石榴增收致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點燃了鄉村振興的“希望之火”。
海稍村引進種植的是突尼斯軟籽石榴,對氣候、海拔、土壤要求極高,而海拔約1650米高的海稍村正是軟籽石榴生長的最佳區域。該村種植的軟籽石榴籽粒剔透、果味濃郁、粒大皮薄,深得廣大消費者喜愛。
“這是昆明的朋友聽說我們合作社石榴成熟了特意打電話訂購的,我得趕緊包裝好請順路車輛給他帶過去。”合作社社員安禮華滿臉喜悅地說。近日,海稍村委會創源農業專業合作社軟籽石榴正式開園售賣,許多聞訊而來的購買者紛紛涌入果園,軟籽石榴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帶來了新希望。
據悉,海稍村委會創源農業專業合作社于2017年9月成立,通過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電商扶貧模式,由磨石臼黨支部帶頭,示范帶動周邊貧困戶種植軟籽石榴20多畝,由合作社提供技術、管理指導。目前,海稍村委會累計種植軟籽石榴500多畝,受益群眾200多戶1180人。今年合作社石榴迎來首個豐收之秋,產量達7000多斤,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經濟效益顯著,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余元。同時,軟籽石榴種植園常年用工近30多人,每年可為工人帶來穩定的務工收入,部分群眾通過自主種植軟籽石榴已逐步走上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
為了把軟籽石榴產業做大做強,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喬甸鎮黨委將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提高軟籽石榴這一特色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建成集包裝、加工、物流于一體的軟籽石榴產業鏈,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讓特色農產品變成“致富果”
貴州:山地旅游成為拉動經濟發展新動力
經濟作物新品種成為農戶增收生力軍
文博研學寓教于游 成為假日文旅市場"新陣地"
鮮食玉米成了致富路上的“香餑餑”
第六屆農展會:富硒成為平安農畜產品金字招牌
廣西藤縣拓寬葛根產業鏈 帶動5021人脫貧致富
讓更多高素質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