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 2021-11-11 14:29
秦嶺深秋,蘑菇豐收。眼下,正值初秋時節,51歲農民鄒子岐像往常一樣,帶著手套、拎著一個小竹筐來到蘑菇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棒擺放整齊,一朵朵嬌嫩的蘑菇破棒而出,分外惹人喜愛?!伴L勢不錯,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作為村里的土專家,他時刻關注著蘑菇生長情況。
鄒子岐,是陜西省寧陜縣龍王鎮東溝村土生土長的農民,也是群眾公認的食用菌種植“土專家”。他前些年收入主要靠種植傳統農作物,除去化肥、種子外收獲有限。一次農業技能培訓的機會接觸到袋料蘑菇種植,萌生了他發展食用菌的動力。敢于嘗試的他說干就干,在家人的支持下,開始了他的產業之路。
“以前不懂技術,搞‘袋料’全憑‘運氣’。在寧陜縣龍王鎮黨委和駐村工作隊的鼓勵下,我積極參加鎮上組織的農技培訓,自己成了一個‘土專家’?!编u子岐笑呵呵地說:去年我種了2萬袋,毛收入在10萬塊左右,下半年計劃再種2萬袋,并向周邊農戶推廣,帶動大家一起增收。
2021年,在鄉村振興的號角下,陜西省寧陜縣龍王鎮掀起了“上班潮”,社區工廠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引來周邊慕名而來的“打工人”。2006年從部隊退伍的老兵何龍干,在村干部的引導下,他放棄在外優越的工作,在河坪安置社區開辦了社區工廠。
“剛開始,我開工廠遇到不少困難,是鎮村干部給我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才有了今天的成效?!焙锡埜山榻B說:我作為寧陜縣龍王鎮河坪村本地人,雖然在外創業掙錢比較多,但是我總覺得應該為家鄉做點什么,就在社區開了一個服裝包裝加工廠,招收附近村民從事服裝檢驗、包裝,給他們提供一個大展身手、貼補家用、勤勞致富的平臺。
在他的用心經營下,社區工廠也迅速壯大,員工從最初的6人增加至20人,每月3000元的員工薪水,讓附近的村民在家門口都有了一份穩定收入。陜西省寧陜縣龍王鎮黨委書記曾科說道:“像鄒子岐這樣的‘土專家’、何龍干這樣的‘農創客’,在我們鎮還有不少,這都得益于寧陜縣的人才振興好政策”。
據了解,近年來,陜西省寧陜縣緊緊圍繞“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文旅興縣、產業富民”發展戰略,牢固樹立“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工作理念,緊抓培養、吸引兩個環節,統籌開展人才的引、育、用、留各項工作,儲備了一批農村鄉土人才隊伍,讓他們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各顯神通”、大放異彩,勾畫出鄉村振興的“滿園春色”。
中國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六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在...
辛莊堡鄉:精準施策整治環境助力鄉村振興
金秋金果喜豐收 鄉村振興正當時——古田縣城東街道利洋村第三屆...
【母親河畔的中國】“黃沙變黃金” 鄂爾多斯市推動黃河生態治理...
鄉村追夢人李宏亮:鄉村賦予土陶新的生命
鄉村振興美好藍圖在巴南繪制
推進鄉村振興 豐富旅游業態
鄉村振興 | 山藥進入豐收季 產業發展助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