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 2022-05-29 02:24
中新網蘭州5月27日電 (張婧)“當年栽植粗管、二年嫁接定點、三年疏枝強干、四年大條拉展、五年短枝蹲滿……”談及蘋果栽培技術,現年60歲的靳志強2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生務農的他,于2018年被甘肅省人社廳按照特殊人才評為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成為該省首位取得正高級職稱的農民專家。
實際上,甘肅省已有2萬多名農民獲得職稱,靳志強只是其中之一,并且以其為代表的4位農民還通過該省特殊評價方式獲得高級職稱。近年來,甘肅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對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等專業技術人才,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通過特殊評價方式申報高級職稱。
據悉,甘肅還出臺《關于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辦法》,打通該省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此舉激發農村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鼓勵其為鄉村振興貢獻才智。
“身份上的認可,首先是對我多年扎根果園工作的肯定,同時,我將以此為鼓勵,幫助更多果農提升技術水平。”靳志強出生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興國鎮鄭川村,中學畢業就跟著村民學習栽培果樹,幫助技術人員整理數據、搜集材料等,幾年下來積累了不少經驗。
20世紀80年代初,一直暢銷的秦安果品卻因賣不出去而被果農整筐倒掉,果樹也被大砍大鋸。彼時的靳志強一心想要找到滯銷的原因。于是,他拿出自己積蓄的五千多元,去陜西、河南、山東等林果業較發達的省市考察,學習先進經驗。
“要對品種進行更新換代,并對果農進行技術培訓。”他首先在自家果園開始試種,再將好的品種免費提供給村民。幾年后,靳志強的果園在當地小有名氣,每到嫁接時期,總為需求者提供接穗等幫助。慕名而來的果農絡繹不絕,甚至吸引國內外知名專家前來光顧考察。
同時,靳志強還從全國各地引進桃新品種150多種,蘋果新品種20余個。其中,蜜桃系、油桃系、蟠桃系等40余個優系品種,成為當地最有發展潛力的桃新品種。
2009年底,靳志強被評為果樹農民技師,總結出“蘋果均衡持續良性化豐產栽培”等多項新技術,成為一名農民果樹科技工作者,獲得10多項市縣級科技進步獎。他還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先進個人、甘肅省“隴人驕子”等多項榮譽。
為及時將新技術傳授給其他果農,靳志強建立人才實訓基地,開展林果人才培訓,在當地培養技術能手和科普帶頭人,并專門成立果農協會,推廣蘋果、桃子等果樹新品種和科學種植管理技術。(完)
鄉村振興看青海丨海南州:科技賦能 讓農牧業生產更“智慧”
中國蠶桑能織出巴基斯坦農民的增收路嗎?
廣西田林縣:靈芝產業為鄉村振興“插”上新翅膀
銅梁建設美麗鄉村 樂享幸福生活
永德縣“四個聚力”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紀錄片《老區鄉村夢》5月27日22:00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第五集《奮...
甘肅靜寧:蘋果乘上“智慧云”
福建三明:鄉村美如畫 旅游更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