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9 13:31
在美麗的海河南岸,有一群中建方程人始終堅持“強國復興有我”的信念,胸懷家國情懷,勇擔中建集團身為央企排頭兵的重要使命和責任,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攜手,以人民需求為根本出發點,不斷推動實現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打造出綠色、智慧、宜居的塘沽灣新城。
作為濱海新區政府與中國建筑集團探索城市綜合建設的首個政企合作平臺公司,中建方程新塘公司借助濱海新區的政策優勢以及中建集團的雄厚實力,致力于在濱海新區、天津乃至整個環渤海經濟圈樹立城市綜合建設的成功典范。
筑夢濱海 解開幸福方程式
對農村居民而言,大規模新型城鎮化,既是百姓的需求,也是國家強盛的必然。中建方程落實國家戰略發展方針義不容辭。天津塘沽灣作為中國建筑操盤實施的第一個土地一級開發全過程城鎮化項目,于2011年在渤海之濱、海河南岸的天津塘沽新城鎮應運而生。
在推進塘沽灣城鎮綜合開發進程中,中建新塘公司詮釋央企擔當聞令而動、盡銳出戰。經過十年努力,完成土地整理2120畝,土地出讓畝1705畝;建成交付還遷房45萬平方米,在建還遷房23萬平方米,徹底改變了塘沽灣區域的整體面貌。使當地農民享受到了安置住房、社會保險、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等優惠安置政策,同時道路、供水、供電、供暖、排水等基礎設施同步跟上,解決購物、娛樂、休閑等難題,讓原本貧窮落后的村鎮有了嶄新的變化,讓百姓切實享受了改革開放、社會發展帶來的紅利,得到了他們的認可支持。
“我是村里第一批簽約搬遷的,5年的時間變化翻天覆地啊,我分到了紫楓苑還遷房,我和老伴兒也一起也享受到了城鎮社會保險。感謝政府讓我們在這里過上了小康生活,對我們農民來說,這是天大的好事”。新城鎮村民在說起原本貧窮落后的村鎮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內心充滿了喜悅。
10年的開發建設,貧困、零散的村落已成了過去,沸騰的工地旁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寬敞的村道、嶄新的樓房、便捷的公共設施、人車分行的“紅飄帶”立體交通網……一個生活更便捷、更幸福,群眾滿意度更高的新城鎮,正昂首而來。
高標準配套建設 拓展民生幸??臻g
《天津市人口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濱海新區人口增長。促進市域人口向濱海新區集聚。合理規劃住房建設,創新住房供給制度,鼓勵和支持建設多樣化住宅,解決濱海新區數十萬就業人口往來中心城區問題。
中建方程與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攜手打造的塘沽灣項目,位于濱海新區核心區,毗鄰天津經開區、天津自貿區、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區位優勢明顯。已建成通車的港塘路立交橋、西中環跨天津大道立交橋,更方便了塘沽灣與津城、濱城之間的通勤。
教育先行科教興灣,區域居民享受近而優的教育資源。實施“教育為本·科教興灣”是塘沽灣的另一張閃亮名牌。中建新塘積極對接優質中、小學教育資源,致力于塘沽灣教育文化氛圍打造,2021年塘沽一中教育集團塘沽灣學校的開學引起區域內熱烈反響,學校配備36個班級,可容納1620名學生;塘沽灣第一小學(上海道學校塘沽灣分校)實現更名注冊,配備18個班級,可容納720名學生;天師歐頓幼兒園順利完成移交并進入試運營階段,“完善配套,教育先行”初見成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學校投入建設。一站式教育體系逐漸完善,區域價值凸顯,學區房不再一位難求。
整體提升區域配套,打造宜居舒適生活圈。全面啟動建設的生活區,沿河導入建設規模超2萬平方米商業中心,涵蓋健康、文化、娛樂、美食、親子、浸沒式主題餐飲等業態,完善塘沽灣商業配套,豐富生活資源,提高灣區居民生活幸福指數。融合底商民生超市、通信營業廳、商業銀行等基礎生活配套,以及消防站、公交站、雨污水泵站、計劃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配套公建,集合城市賦能、生活服務功能為一體,成為締造塘沽灣美好未來的堅實保障。
集時尚游樂、景觀展示、休閑養生功能為一體的河岸運動主題公園占地23萬平方米,沿海河呈帶狀環繞塘沽灣,成為塘沽地區極具特色的大型主題景觀公園。文化休閑公園占地面積為2.8萬平方米,集中體現海綿城市與慢行體系的設計理念。公園內一條600米紅色空中廊橋盤旋而起、蜿蜒延伸至海河岸邊。作為片區的標志性構筑物,“紅飄帶”在提供舒適安全的出行環境的同時,也為居民打造了一條具有休閑游憩功能的觀景游線。
打造立體交通體系,城市內外路網日趨完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根,交通是城市繁榮的魂。中建新塘在區域內累計開工建設道路20條,已投入使用20公里,全面覆蓋區域內住宅小區,并與西中環立交橋、港塘路立交橋、天津大道實現良好互通;塘沽灣公交首末站已基本完工,交付使用后區域居民出行將更加便捷。作為連接濱海城市發展的主軸線,西中環快速路網以及跨海河路段的建設,將極大改善區域的交通狀況。由中建新塘負責實施建設的西中環海河以南段工程,一期北起塘沽灣中建道以南約490米,南接天津大道互通立交,現已實現通車,成為塘沽灣溝通天津自貿區、天津經開區、天津市中心的重要紐帶;二期北接西中環快速路跨海河特大橋,南接西中環海河以南段工程一期工程,正在加緊開工建設中。
良好的區位交通、基礎配套、生活環境,吸引了華遠、寶德、天地源、旭輝、中駿、景瑞、禹州等多家實力房企在塘沽灣布局,建設商品房余180萬平方米。未來,塘沽灣將吸引更多房企摘地、更多人口到塘沽灣工作生活。
打造智慧微城市 未來享受智慧生活
塘沽灣“智慧微城市”是在濱海新區 “1+4+N”智慧濱海建設體系下打造的一顆耀眼“明珠”,是政企合作共同打造的宜居塘沽灣,也是中建方程在濱海新區城鎮化投資開發運營市場中,取得的開創性實踐成果。這些成就在綜合運營管理平臺、智慧物業聯盟方案和智慧能源管理方案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全新的“中建方案”。
一屏掌握全區、洞察城市每一處細節。24小時不間斷對井蓋、路燈、公交站、APP、灌溉設備、垃圾桶、環境監測點、市政管網等上萬個基礎設施節點進行調度和監控,這是中建方程站在一級土地開發和片區高效運營的視角下,為塘沽灣“智慧微城市”織密的一道城市運營管理安全網。每一根燈桿、每一塊戶外媒體屏都作為城市的信息接入點,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分配保障能力,為破解城市發展難題開辟了新路徑,極大提高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智慧物業聯盟方案,共建幸福社區。讓片區居民隨時隨地能夠輕松享受到生活的便捷,塘沽灣智慧物業聯盟方案有效解決了傳統物業響應不及時、人員使用效率低、單個小區物業運營成本高等難題。從物業綜合服務、電梯巡檢與綜合管理、底商管理、大樓室內3D建模、樓宇綜合能耗管理等方面,應用智慧化手段,將片區內所有小區公共數據互聯互通,統一調度,物業保障資源全程跟蹤,全方位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智慧能源管理方案,讓供需雙方形成閉環生態。精準預測明日的電量和能源需求,動態調整室內溫度,讓能源供需雙方通過能源平臺的搭建合理分配。塘沽灣智慧能源管理方案,為城市級智慧能源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從服務區域的頂層設計入手,運用智慧化手段實現了能源的整合與優化,為建造真正的綠色家園注入了“智慧基因”。從單一筑體能源自給自足的模式,轉化為能源交互、能源替代的全生命周期系統模式,在區域內形成了能源互聯網,讓能源得到了高效利用。據了解,隨著塘沽灣項目的逐步完善,未來此方案還將運用到周邊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中并實現全國可復制。
運用先進技術,引領區域綠色發展理念。作為天津市海綿城市重點建設片區,塘沽灣項目在設計過程中,以“生態的城市綠地空間”、“成網的綠地生態效益”為指導思想,提出“將綠色還給土地”、“將海河還給市民”、“將活力還給城市”的規劃設計目標。區域內部分還遷房、市政道路、綠地公園均采用了海綿城市的規劃和建設理念。塘沽灣項目還獲批天津市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項目,中建新塘公司開發的房建項目均獲綠色建筑設計標識,引領了塘沽灣區域綠色發展理念。
十年風雨兼程,十年砥礪前行,十年滄桑巨變,十年破繭成蝶。作為中國建筑操盤實施的第一個土地一級開發全過程城鎮化項目,是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和中國建筑落實國家戰略,推廣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展示平臺。未來,中建方程將不遺余力,持續深耕塘沽灣,充分發揮自身城鎮綜合建設投資平臺的優勢,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在濱海新區、天津市乃至整個環渤海經濟圈樹立城市綜合建設的成功典范,推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幫助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中建電商用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寧夏農墾:打造智慧無人農場 唱響“智慧農業”前進曲
堅定信心迎難而上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看青海丨海南州:科技賦能 讓農牧業生產更“智慧”
小番茄大智慧|央廣網記者帶您探秘“花樣”番茄致富經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榆樹市提升糧食產能筑牢大國糧倉紀實
智慧農業催生菌菇大產業
病蟲害防治用上遠程智慧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