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魯力 2022-06-22 14:53
“喬老爺”走了。著名詞作家喬羽,6月20日凌晨在北京去世。這個少小離家、鄉音不改的山東人從此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夏至未至,斯人已逝。聽到這個消息,想起他和藹可親的模樣,耳邊回響起那些熟悉的旋律,這仲夏夜就格外漫長。

中國著名詞作家、劇作家
喬羽 | QiaoYu
喬羽(1927年11月16日-2022年6月20日),出生于山東省濟寧市,詞作家、劇作家。代表作有《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劉三姐》《難忘今宵》等。曾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名譽院長。2022年6月20日,喬羽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5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審美追求,但是在喬羽的筆下,歌詞可以跨越時代的鴻溝。
在刷屏的悼念留言中,很多人都說,我是聽著他寫的歌長大的。“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成為許多人最美好的童年記憶。《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更是抒發了無數中國人對祖國的純真情感。
《我的祖國》
“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神州萬里同懷抱”,讓人沉醉在闔家團圓的新年夜宴中。
《難忘今宵》
這些經典之作猶如大河之水,奔涌激蕩,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我十幾歲的時候就離開山東了。但山東是我的根,我最根本的東西。它還種下了‘基因’在我的心底。別看我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但還是一個地道的山東人。生活情趣、吃飯和生活習慣還是山東的。我在這里出生,我是這土里長出來的莊稼。”山東人喬羽無論走到哪里,都忘不掉故鄉。

作為喬羽的同鄉,山東人也得到了喬羽更多的關愛。他為我的母校山東大學寫下了《山大之歌》,“我們向往大海,只有大海能納百川;我們景仰高山,登高望遠才知地闊天寬……”他為我工作的報社寫下了社歌,“我們從槍林彈雨中來,告別了一個舊的世界;我們高舉著真理的火炬,呼喚一個光明的未來……”我雖然沒有見過喬羽,但是每每聽到這些激昂的歌聲,就覺得他一直在山東,好像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他熱愛的土地,不然怎么會寫出這么懂山東的作品。

我的祖國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有人贊嘆喬羽的創作臻于化境,就像《我的祖國》,無一字寫到“愛”,寫到他與祖國的情感有多深,但又處處洋溢著對祖國深厚而熱烈的愛。
而喬羽并不覺得自己的作品有多么玄妙。他曾說:“我一向不把歌詞看作是錦衣美事,高堂華屋。它是尋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飯、粗布衣,或者是雖不寬敞卻也溫馨的小小院落。”




喬羽在紙上耕耘,
就像一個山東農民,
俯身勞作是因為熱愛這片土地,
不為名利,
只求無愧我心。
關于寫詞,喬羽有“五寓”之說:寓深刻于淺顯,寓隱深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率,寓文于野,寓雅于俗。文如其人。喬羽如此作文,也是如此做人。他的創作如果有技巧,那就是率真,他歌唱祖國,贊美家鄉,謳歌時代,激勵人民,字字句句發自肺腑,直指人心。

喬羽生前工作場景山東人對音樂的熱愛,自古以來深入骨髓,“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千年以降,山東人依然不改愛音樂愛生活的豁達淳樸。曾經被評為“新時期山東形象大使”的喬羽,就是典型的山東人。聽懂了喬羽的歌詞,也就了解了山東人的精神世界。


“滄海蒼天,白云蒼狗,歷史是一個古怪的老頭。他要留下的誰也無法趕走,他要送走的誰也無法挽留。我把理論付與古往今來的過客,我把豪情獻給風濤萬里的船夫。”
——喬羽
“喬老爺”走了,他像歌詞中的蝴蝶,翩然而去,只留下了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伴隨著嘩嘩流淌的大運河,在古老而又豐腴的土地上不斷傳唱。
還是那個味!《鄉約》去了山東衛視,收視節節高
山東廣饒縣 “智慧牛場”讓養殖輕松無憂
山東發布緊急通知,切實做好高溫天氣防范應對工作
關于印發山東省夏季蔬菜生產管理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
山東廣饒縣:“智慧牛場”讓養殖輕松無憂
高溫橙色預警 河北山東河南局地可達40℃以上
山東1例!最高檢發布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齊”心“魯”力|山東黃河灘區遷建村麥收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