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18:08
2022年6月21日 2022年度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周活動在京啟動

作為移動終端的手機,在農民看來已經成為日用品。但是就像任何一種新技術一樣,手機主導的功能除了娛樂休閑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技術改變農民群體的生活狀況。要實現手機技術的這種功能需要從兩個層面上進行引導,一個層面是選擇適當的手機技術,對農民群體進行培訓;另一個層面是對農民進行觀念提升的培訓,以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傳播系系主任
2022年6月23日 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平臺成立
6月23日,在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指導推動下,中國供銷農產品批發市場控股有限公司聯合農產品流通行業61家企業、5家全國性行業協會以及1家國家級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平臺,并舉行了線上成立儀式。
該平臺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和公益性原則,是供銷合作社系統內農產品產業鏈上各經營主體共創、共享、共贏的開放型平臺。平臺以供銷系統內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體,以發展單品聯采和規模集采等業務為手段,通過數字化和個性化服務賦能系統內上中下游會員,推動系統內各類農產品市場主體有效對接,提升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流通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6月23日,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銷售平臺在線上成立。這是一件大事兒、好事兒、喜事兒。
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在過去曾經在物資供應與銷售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近些年來,伴隨物質極大豐富與時代的快速發展,原來的供銷合作體系面臨巨大沖擊和挑戰,尤其進入新時代,新業態、新手段、新市場不斷發展。農產品銷售平臺的成立,是順應新形勢的銷售模式重大創新。
二是這個平臺的成立是全國供銷社系統圍繞近年來開展的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改革的一個得力抓手,尤其是聚焦系統內部組織,尋求創新突破。這看似從供與銷的僅僅是銷售方面入手,那么其實通過銷售往前后左右延展,恰恰可以成為三位一體改革的核心引擎。
三是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輻射帶動品牌、渠道等方面建設,可以有效導入金融、保險、電商等優勢資源,助力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優品優購。促進供銷合作社與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加強聯合與合作,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實現農業轉型發展、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2022年6月19日農業農村部派出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 赴黃淮海地區指導抗旱保夏種促夏管
5月以來,黃淮海地區降雨偏少、氣溫偏高,土壤失墑較快,局地出現旱情。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抗旱工作,5月底即下發通知,提早部署抗旱促夏種夏管工作。6月19日,農業農村部又派出3個工作組、并組織專家科技小分隊,赴河北、山東、河南受旱地區開展工作督導和技術指導,指導地方落實科學抗旱關鍵措施,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夏播任務,推進夏管順利開展。
新東方農產品直播帶貨視頻沖上網絡熱搜,直播間銷量和公司股價也在短時間內大漲。但熱烈點贊聲中,也有網友質疑其直播間“一根玉米6元錢”太貴,帶貨農產品價格普遍較高。對此,前新東方老師、主播董宇輝回應說,“谷賤傷農”,一個東西如果徹底沒有利潤,那么農村種地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所以價格不能太低。
為解決農村水系存在的淤塞萎縮、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突出問題,恢復河湖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水利部、財政部啟動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工作。閆家崗農場毗鄰松花江、位居哈爾濱市內,內陸水系發達,直接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被列為黑龍江省水系聯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單位,主要任務是以河道生態保護及修復工程為主,通過水系連通等工程措施形成水系網絡,實施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生態護岸、輔以水生態環境修復、種植水土保持林、建設人文景觀等工程,使項目區成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美鄉村示范區,助力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
連日高溫下,河南秋作物受旱。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數據顯示,當前夏播接近尾聲。截至6月17日,全省夏播面積8245.7萬畝,占預計面積的91.6%。糧食作物已播6323萬畝,其中玉米5169萬畝,水稻526萬畝、大豆325萬畝;花生已播1232萬畝;瓜菜已播609萬畝。當夏播遇上持續高溫,截至6月17日,河南省秋作物受旱面積達438.7萬畝。另據媒體報道,在河南洛陽,有田間農作物枝葉開始枯萎。當地村民也稱,田里播種了玉米,撒了肥料,因為干旱不及時澆水,玉米種子很難長出來。
《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報告2022》指出,今年中國農業生產將繼續向好,糧食總產量將超過去年,預計將達到1.38萬億斤,棉油糖果蔬生產穩中向好,畜產品和水產品供應穩定。
從農業-食物系統應對災害風險的角度看,我國農業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極端天氣頻現,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越來越高,中國正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之一。報告認為,當前國際糧價上漲雖對飼料糧供給造成一定沖擊,但對中國口糧影響較小。高水平自給率可以有效對沖國際糧價波動風險。
通知提出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抓實學習培訓,加快提升“三農”干部工作本領;深入宣傳闡釋,營造學習貫徹濃厚氛圍;弘揚優良學風,帶動改進工作作風;堅持學以致用,將學習成果轉化為高質量完成“三農”重點工作的實際成效等五個方面深讀細悟習近平《論“三農”工作》。
全國鄉村建設工作會議20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從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村現代化。
2022年6月20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農書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開題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中國農業博物館在京以視頻方式組織召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農書的搜集、整理與研究”開題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指出,農業古籍是彌足珍貴的中華農耕文化遺產,中國農業博物館牽頭,聯合相關單位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農書的搜集、整理與研究”,組織編撰點校本《中國古農書集成》,是農業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和整理利用的一件大事,有助于提升我國農業古籍搜集整理和研究轉化水平,搭建農業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和整理利用平臺,對于傳承弘揚中華農業文明、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6月21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與中國人保財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21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與中國人保財險戰略簽署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在農產品成本調查等領域展開戰略合作,共同構建起更好服務糧食安全和“三農”工作的新平臺、新機制、新模式。
2021年10月,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初次審議,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些常委會組成人員和部門、全國人大代表、社會公眾建議,進一步壓實有關主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為此,修訂草案二審稿作出修改:一是規定國家支持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有關冷鏈物流標準、服務規范和監管保障機制,相關企業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標準,保證冷鏈物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二是恢復現行法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銷售企業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的規定,并與部門監管職責相銜接;三是對通過網絡平臺銷售農產品的農產品經營者和平臺經營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作出銜接性規定。
中國、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戶籍制度絕不僅僅是一種人口登記和管理制度,它還承載著許多其他利益并服務于各種不同的目的。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中國可不可以“摸著越南過河”呢?說可以,是因為越南的戶籍制度改革愿景,可能為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指出了未來的努力方向。說不可以,是因為中國的情況要比越南復雜得多。
近日,兩份“另類”銷售海報上了熱搜,一份出自河南商丘市民權縣的建業河畔洋房活動內容為“2元/斤,小麥換房最高可抵16萬房款”。據了解該盤均價約5800元/平方米戶型117-144平米按三成首付算首付款約20萬-25萬元。另一份來自河南開封市杞縣的建業城“5元/斤,大蒜換房”,該活動最高可抵扣2萬斤大蒜即10萬元首付。兩份海報分別印有“愛心助農、高價收購小麥抵首付”“愛心幫扶,助力安家”的字樣。聽說過小麥換化肥、種子、棉布之類的“小麥換房”可真是頭一次見妥妥的“活久見”系列以至于有山東開發商表示:“立即部署研究鐵鍋換房方案”。
2022年6月23日 河南樓盤“小麥換房”叫停后“大蒜換房”活動也提前結束,銷售人員表示承受不了輿論壓力,相關活動已經停止。
6月22日國家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煥鑫介紹,2021年以來,我國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平穩過渡,脫貧群眾收入持續增長,發展能力持續提高,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2022年6月12日至17日,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MC12)在日內瓦世貿組織總部舉行。會議在17日凌晨就漁業補貼等多項議題達成共識,正式結束,完成了包括《漁業補貼協定》在內的5項目成果?!稘O業補貼協定》是21年來漁業補貼談判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世貿組織過去9年達成的首份多邊協定,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要貢獻。這一協定的達成,既為捍衛多邊主義做出了漁業貢獻,也為我國近海及遠洋捕撈業補貼保留了一定政策空間,有力保障了我發展權益。

農業農村部黨組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強調 深學細悟...
《三農智庫》6月第3周周報
發展規劃司黨支部第三黨小組專題學習習近平《論“三農”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給種糧大戶的回信在安徽三農戰線引發熱烈反響
重慶加碼“三農”金融服務 助力農業農村改革和鄉村振興
初心向三農 服務永不停
“三農”這十年,我們國家發生了什么?
?2022《豐收中國萬里行》大型宣推活動暨《三農創客英雄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