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 14:46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位于福建省東南部,核心區位于安溪縣西坪鎮,包括松巖、堯山、堯陽、上堯、南陽5個村。宋元時期,安溪茶葉經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如今已經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符號。該系統同時還具備顯著的通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小氣候等生態功能。
安溪鐵觀音起源于唐末,興于明清,盛于當代,近300年的發展鑄就了“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標簽。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是以傳統鐵觀音品種選育、種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藝和茶文化為核心的農業生產系統,以及該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樣性,發揮的生態系統功能,呈現的人文和自然景觀特征。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孕育了多項茶樹無性繁殖的技術,并創制了烏龍茶的制作技術。明末清初,安溪茶農發明了獨特的制茶工序—包揉,形成了獨特的“半發酵”茶類—烏龍茶,同時根據季節、氣候、鮮葉等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術。福建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推廣了帶狀茶—林模式。樹種以豆科的喬木和小喬木為主,起到根系固氮、夏天遮蔭、冬天落葉覆蓋地表的功能。套種一年生綠肥,梯壁種草護草,以覆蓋地表,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棲息場所,蘊含了深刻的生態學哲理。
上半年全國供銷系統肥料銷量同比增長17.5%
興化垛田農業系統
中國農服故事|李建國: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讓我的200畝棉田凈賺40...
敖漢旱作農業系統
供銷合作社系統上半年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5.3%
茶葉等8個產業全鏈條年產值均超千億元 福建因地制宜建設特色現代...
四川通報4起養老社保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案例
福建:金融活水足 發展動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