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 2022-11-16 17:36
彌勒市西三鎮有著良好的生態資源發展優勢,如何積極引導村民構建和諧文明的鄉風,賦能鄉村振興、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該鎮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圍繞“為民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產業幫扶”,成立“道德評判團、法律服務團、百事服務團”三個團隊,并深化和發展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協會”四個村民自治組織,構建齊抓共管好村風。
據了解,西三鎮是彝族支系阿細人的聚居地,“三團四會”自治組織的成員均由懂法律、威望高、能力強的人員組成,把移風易俗、衛生整治、風貌維護、創業經營等納入自治管理,定期開展法律宣講、志愿服務、入戶排查,針對在賭博、大操大辦等方面有苗頭問題的人員,實行重點幫教,有效遏制農村陋習,從源頭上理順社會關系,預防社會矛盾發生,以小自治逐漸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鄉村治理格局。
“我今天又成功化解了一個矛盾糾紛,兩兄弟因為土地問題差點打起來,我帶他們到現場,把地界分清楚,并當場立了界線樁,馬上就不鬧了,還嚷嚷著說我們真有辦法,要加入我們‘三團四會’呢。”西三鎮螞蟻村“三團四會”成員劉冬梅樂呵呵地說。
目前,該鎮已成立“三團四會”鄉村自治組織63個,開展各類宣傳、評比等活動80余次,受教育人員達9000余人,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0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130余件。
與此同時,在自治組織的幫助下,各村相互攀比、大操大辦等陋習進一步好轉,螞蟻村還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很多村民還在自治組織的引導下,自主創業,借助轄區內景區帶動的優勢,一幢幢農家樂、民俗、客棧拔地而起。
螞蟻村村民劉某曾經是村里出了名的懶漢脫貧戶,好吃懶做,也不配合村里的工作,“三團四會”的成員多次到他家宣傳村莊發展規劃,動員其自助創業,還帶他到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客棧里免費學習。在“三團四會”的引導和幫助下,他將自己原有的危房拆除重建后出租給老板開餐廳,一共8年,自己目前在附近的公司打工當保安,還能利用閑暇時間種烤煙,除租房所得的26.8萬元租金外,每年還可獲得4萬元的收入。
“以前我過的渾渾噩噩的,從來沒想過今天能過上這么好的日子,不僅在家門口就有穩定的工作,還有租金可以收,真的特別感謝我們三團四會的成員。”劉某感概的說道。
治理成效,人人共享,人人受益。西三鎮充分發揮黨組織“火車頭”和黨員“主心骨”作用,真心實意聽民聲、察民情、聚民智、解民憂,讓身邊事引導身邊人,在共享共治的大環境下,以“三團四會”小自治助推鄉村大發展,讓自治成效帶動群眾轉變思想,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干就贛好 亮民生實事 請群眾檢驗】上猶縣鄉村振興局:強化責任...
臨盤街道:力量下沉一線 護航鄉村振興
貴州安順:“電商+”助力農產品快速“出山”
“睡眠”地變“糧”田 鄉村振興“豐”景如畫
這個鎮“三聚三賦”助推鄉村振興!
自治區高層次專家服務興安盟活動周啟動
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與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
河南省試點“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賦能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