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 2022-09-08 10:05
新華社哈爾濱電(記者王春雨、楊思琪、徐凱鑫)“我們那兒快40攝氏度,這兒真是太舒服了!”初秋的大興安嶺景色秀麗,江蘇游客韋蘇東自駕房車,一路北上,來到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北紅村后,他對這個地處“北極”的小村莊贊不絕口。
晚7時許,路燈亮起,在向日葵和格桑花的掩映下,一排排民宿別具特色。漫步在北紅村,隨處可見俄式風格雕塑,在夜幕籠罩下韻味十足。在黑龍江邊的沿江公園,三五成群的游客們有的賞星、有的拍照,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地處中俄邊境的北紅村位于中國最北端,與俄羅斯隔黑龍江相望。這里冬季漫長寒冷,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農作物產量低,曾是省級貧困村。2018年,全村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全村現有常住人口137戶,其中脫貧戶49戶。
“你看我換的地板,嘎嘎好!”看到記者,脫貧戶劉桂英迫不及待地講述兩年來的變化。2019年底,記者采訪她時,她家的木地板已經殘損,踩上去咯吱作響。2020年,她換上了嶄新的米色地板。
墻上貼著的脫貧戶資料卡展示了劉桂英收入來源。低保金5220元、土地流轉收入3626元、扶貧產業分紅8498元……2021年,劉桂英的收入超過2萬元。夏秋閑暇時,她還到周邊山上采些蘑菇、藍莓等山貨,自己吃不了的就賣給游客。談起眼下的好日子,劉桂英笑得合不攏嘴。
如何讓脫貧戶持續增收,北紅村出實招。去年,依托農田路維修、旅游環境改造,北紅村新建糧食加工廠改造等項目,全村產業基礎進一步提升。村里在上級支持下還建設了蛋雞養殖場,收益的60%用于脫貧戶分紅,戶均達3000元。
“脫貧只是開始,讓鄉親們致富才是目標。”北紅村駐村第一書記史繼友說,隨著自駕游、“找北游”的興起,很多背著相機、拉著行李箱的游客從各地趕來,夏天消夏避暑、期盼邂逅極光,冬天賞冰玩雪、體驗“潑水成冰”,曾經的最北、極寒等劣勢,變成了發展旅游的招牌。
晚10時許,北紅村“遠方故里”民宿負責人張翠花依舊忙著跑上跑下為客人送毛巾、棉被等。2019年初,瞄準“極地旅游”帶來的新商機,張翠花將老房裝修改造,又購置兩棟二層小樓,經營起一家家庭旅館和一家青年旅社。今年6月以來,一天最多接待游客40多人,20多個房間幾乎全住滿。
和張翠花一樣,不少村民紛紛翻修自家老屋,家庭旅館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目前已達72家。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村里道路全部硬化,路邊種了各式花草,修建了休閑廣場,經營戶統一更換成木質牌匾,北紅村已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史繼友對記者說,目前仍盤算著如何進一步發展,建風情民宿、家庭賓館增加特色餐品、新建一座冬夏兩用的游樂園……
作者:王春雨、楊思琪、徐凱鑫
首屆中國藜麥企業家高峰論壇暨中國沽源農民豐收節開幕
中國共產黨是我們成就偉業最可靠的主心骨
復興之路 真理之光 ——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廣東慶祝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方案出爐
重慶12個村入選2022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北京】北京奮力推進新時代首都發展(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
“皖糧”發力端穩“中國飯碗”
俞海:美麗中國建設的步伐為何如此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