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7 17:00
我縣是國家核定的全國1599個老區縣之一,是一方具有厚重革命歷史的紅色土地。這里有紅二軍團的誕生地南平文廟、公安縣早期革命的策源地荊和烈士陵園等,一處處紅色遺址,串聯起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鐫刻下革命精神的鮮明標識,為公安建設生態區、打造產業城、奮力沖刺全省縣域經濟二十強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南平文廟始建于明朝,占地約4000平方米,是湘鄂西革命時期留下的舊址,園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巍然聳立,莊嚴肅穆。1930年7月4日,紅四軍從松滋西齋出發,與先前到達公安南平的紅六軍會師,并在南平文廟召開了聯席會議,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由賀龍任總指揮,周逸群任政委。

如今,南平文廟已是荊州市十大革命遺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紅色旅游文化景點,每年接待游客3萬多人次。公安縣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區域,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義無反顧,譜寫了中國革命的壯麗詩篇,在章莊鋪鎮松林村齊家峪,湘鄂西早期重要革命活動家覃濟川、劉煊等就犧牲和長眠于此,時光荏苒,雖然戰火硝煙遠去,但紅色故事依舊在這片土地傳唱,紅色基因的傳承,激勵著松林村人民開荒修路,發展柑桔等特色產業。

松林村橘農蘇運和告訴記者,以前的松林村,道路基礎設施弱,農戶種植的柑桔運輸極為不便,導致柑桔滯銷,價格低,通過鄉村振興、紅色引領,松林村發生了大變化,全村百姓也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作為全國1599個革命老區縣之一,近年來,公安人民發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走進埠河鎮,大面積的設施葡萄映入眼簾,30多年前,老區人民從紅色基因中汲取豐厚精神滋養,發揚“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風貌,打破了江南不宜種葡萄的傳言,公安葡萄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如今已占湖北省葡萄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目前全縣葡萄種植面積11萬畝,產值達到20億元,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葡萄產區。

如今,紅色基因已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動力,縣域經濟強勢崛起,先后吸引山鷹紙業、煙臺萬華、中糧集團、上海復星、金彭車業等一批上市公司、龍頭企業落戶公安,今年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53家,累計完成總產值192.76億元,同比增長18.5%。

同時,隨著“一港四橋、一鐵四高”項目相繼建設,目前公安縣正在形成鐵水聯運、通江達海的交通新格局,公安縣的交通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區位競爭優勢更加突出,革命老區正煥發勃勃生機,向著建設生態區、打造產業城、奮力沖刺全省縣域經濟二十強的目標任務奮勇前行。
記者:周濤、劉雯
探源農耕文明 推動鄉村振興--第二屆后稷論壇在太原成功舉辦
推動種業科技自立自強 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進行時】民政鎮大力發展畜牧產業促民富助振興
錦州市委組織部推動“三個轉變”—— 依托信息化助力新時代組織...
2022上海合作組織現代農業發展圓桌會議召開
咸豐2典型案例入選2022文化和旅游新發展典型案例
農民收入增 集體經濟壯——山東昌樂縣紅河鎮推動“黨支部領辦合...
福建壽寧縣——黨建引領鄉村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