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15:36 央廣網
十年,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十年,是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串聯起的美好時光。非凡十年,“涇”彩答卷。十年來,宣城涇縣堅持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大力實施全域旅游戰略,深入挖掘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地方特色產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全力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名片,繪就宣紙上的山水畫卷,全縣36萬人民幸福感越來越強烈。
“秋景引閑步,山游不知疲”,又是皖南一年中最好的季節。被譽為“江南天路、皖南318”的皖南川藏線,曲折驚險、風景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游客。皖南川藏線,最美六道彎,在六道灣最佳攝影點上,人來人往,游客們擺出各種姿勢與景輝映,相機、手機紛紛搶拍,將美麗瞬間定格。
近年來,涇縣高位推動皖南川藏線涇縣旅游度假區的開發建設,推動“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型。人來了,人氣旺了,機遇也跟著來了,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輕人選擇回鄉投資興業,帶著老鄉們脫貧致富。汀溪鄉以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基礎,大力推動旅游服務配套建設,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民宿,不僅讓游客慢下來、留下來、住下來,深度體驗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底蘊及休閑野趣的鄉村旅游,還讓更多農民吃上了“旅游飯”,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隨著川藏線的爆火,沿線的蔡村鎮宋村村也隨之“逆襲”,摘掉“貧困帽”,在旅游業帶動下,村集體經濟已超過50萬元,村內的特色農產品持續熱銷。一大早,76歲的吳繼湘便來到茶園里打理茶葉,寄望來年豐產,創造更多財富。2014年吳繼湘被識別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脫貧摘帽。他的加速脫貧正是宋村村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該村立足自身優勢,整活旅游資源,把“富民”思想擺在前位,讓村民不僅僅是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受益者。
“農區”變“景區”,當農業“邂逅”旅游,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如今,宋村“水清岸綠生態好、美麗鄉村引客來”的絢麗圖景正在慢慢織就,成為了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紅色云嶺,令人向往;踏浪桃花潭,詩意柔情;悠游查濟,告別喧囂……作為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核心區,涇縣高位推動,聚焦規劃先行、聚焦業態融合、聚焦轉型升級、聚焦項目培育,全域旅游發展持續升溫,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級生態縣、國家級園林城市”等稱號。
從“景點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是旅游范圍的擴大、旅游設施的完善,更是旅游服務的全面提升。涇縣以全域旅游帶動全面發展,探索出一條“生態為先、產業融合、盤活資源”的特色新路子,為這座城市的高質量賦予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一個高度開放、富有活力的“幸福涇縣”指日可待。
武威壩堵村:守好生態底線 勾勒美麗鄉村新畫卷
興華鎮溝門村:以竹為“媒”譜寫鄉村運營嶄新畫卷
【鄉村振興】湟源縣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用心繪就美麗畫卷
十年踔厲奮發 儀隴書寫城市精彩之“變”
綠水青山間繪就多彩畫卷
喜迎二十大 | 雄安畫卷展新顏——“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的...
黨建引領,寶山這里繪就鄉村振興夢
南寧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描繪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