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縣委組織部 2022-11-24 21:59
近年來,岐山縣緊緊圍繞人才“培養、吸引、使用”三個關鍵環節,完善機制,強化措施,整合資源,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以體制機制激發人才活力。一是精心謀劃抓部署。召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省市有關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岐山縣人才工作,著力解決困難問題。出臺《關于加強人才引進培養工作的幾條措施(試行)》《關于支持醫療衛生機構人才引進工作通知》《關于教體系統人才培養發展工作的通知》《岐山縣人才引進暫行辦法》,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加快人才隊伍建設。二是形成合力抓落實。定期召開人才工作聯席會,研究安排工作,督促落實個性化目標任務,著力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督促縣級有關部門加強對引進的高學歷、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防止人才流失;探索建立符合中小學教師、醫生崗位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加大科技進步、技術發明等獎項、專利的培育申報力度。三是精準識才抓管理。立足縣情實際,圍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園區建設等,注重從基層一線和中心工作中發現人才,在教育、衛生等系統組織開展名師、名醫等評選活動。對岐山縣黨政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等各類人才進行摸底,健全人才信息庫,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以柔性引才助推合作共贏。一是聚才聚智促發展。瞄準“百人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項目、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大力培育申報、校地校企合作、碩士博士掛職、暑期社會實踐等措施,借智借力助推追趕超越。督促縣級有關部門提前謀劃項目合作內容,力爭簽約一批合作項目。二是借智引才破難題。圍繞岐山縣周原遺址、周文化大景區明堂項目等重點文旅項目,加強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等院校深度合作,借智引才,引進高層次人才,為岐山縣經濟發展出謀劃策。深化推進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建立激勵機制,創新柔性引才方式,吸引高端人才致力岐山發展。三是深化合作促趕超。以“一把手進高校進院校”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校企校地合作,與西交大醫學部、哈工大汽車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農大、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10余所高校院所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高校院所在人才、科技、研發等方面優勢,在干部培養、人才引進交流、科研推廣、基地共建上全面合作,力主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實現校地校企共贏。
以用好用活促進作用發揮。一是“用”好拔尖人才。修訂《拔尖人才考評辦法》,實行把年度考核結果與津貼掛鉤,區分層次等級、年度貢獻,按照優秀和合格兩個等次,兌現津貼待遇。落實休假療養、體檢制度,在落戶、住房、稅收、醫療、子女入學等多方面開辟“綠色通道”,確保優秀人才引得進、留得住。二是“用”活專業人才。邀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科技人員深入益店鎮小麥示范田、蔡家坡獼猴桃示范園等,開展技術幫扶指導,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發揮農林水、文教衛生等部門職能優勢,建立專業人才服務隊,服務群眾生產生活。三是優化人才環境。以岐山政務網、黨建網等為平臺,創新形式,加大人才工作政策、保障服務措施和優秀人才事跡等宣傳力度,總結推廣企事業單位等用人主體的好做法、好經驗。組織開展“人才工作宣傳月”活動,在全縣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供稿:岐山縣委組織部
我們這十年?文化發展|天祝:多彩非遺薪火相傳 傳統技藝煥發活力
大興農場多措并舉推進秋收生產
北京市海淀區:“未來農業人才會客廳”現代農業科技展舉辦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工作臺賬完成率超98% 企業實力活力持續增強
無錫江陰市:村社分離改革,讓農村發展更具澎湃活力
【二十大代表風采】劉秀祥:激發山鄉學子的奮斗動力
前哨農場多措并舉 開啟沖刺秋收“倒計時”
[廣東]廣東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80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