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2-11-16 16:48
當前
睢寧全縣上下精神振奮、心潮澎湃
廣泛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
落地、落實、落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產業興旺,
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為讓村莊強起來,農民富起來,
李集鎮各村結合實際情況,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
農業提質增效,農民穩步增收,
農村增色添彩。


走進李集鎮莊河村黃桃種植園,楊禮夫婦正在給桃樹剪枝,強枝重剪、弱枝輕剪,留輔養枝和結果枝,剪背陽枝、枯枝、無芽枝。

“特色農業有賺頭,咱擼起袖子加油干。”楊禮深有感觸。三年前,他母親患重病,家里三個小孩上學,生活困苦,是村里低收入戶。這兩年在村里的精準幫扶下,生活終于有了盼頭,“去年是黃桃第二年賣果,掙了10多萬元。”
“村民有干勁,鄉村才能有活力。”莊河村黨總支書記黃朝陽告訴記者,了解到楊禮想發展黃桃特色農業,村兩委經過詳細考察,全力支持。前期流轉50畝土地支持他進行黃桃種植,資金不夠,又幫助他辦理了5萬元助農貸款。
“黃桃基地的排水溝、周圍的道路整修都是村里幫助做的。我的技術不足,村里還邀請黃桃專家到田間地頭給我上課,怎么施肥、怎么除蟲、怎么剪枝、怎么疏果,一點點教我。”楊禮說,自家的黃桃能發展起來,多虧了村里的幫助,平時人力不足的時候,村里面的志愿者還會義務來幫助勞動。

“郝莊香稻”項目是郝莊村黨總支實施“合作社+農戶”經營的試驗項目,是郝莊村踐行二十大、結合村里實際發展特色農業,計劃做大做強“郝莊香稻”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起點。

“今年我們試種60畝華粳5號,稻熟的時候站在地頭,可以聞到稻米香。”村黨總支書記趙雨介紹,華粳5號聞著香、吃著糯,深受大眾喜愛。種植的時候,一畝地用種量是普通稻米的兩倍,管理的時候,減少化肥用量,選擇生物植保,不求產量,只求質量,保證綠色健康大米品質,目前畝產600公斤。
“種植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用抖音、快手進行推廣,村合作社在線上銷售‘蹚路子’,攢足經驗,做好市場后,逐步推廣‘郝莊香稻’。”趙雨說,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才能讓百姓鼓足錢袋子。
“‘郝莊香稻’剛剛起步,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立足特色,精準發力。我們已經選出一名村組成員,讓他到特色大米銷售的直播平臺學習經驗,學成之后,回來打造自己的直播團隊。”對郝莊香稻的未來,趙雨信心滿滿。

“要指導各村因地制宜選準特色產業,支持各村利用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鏈,促進鄉村振興。”李集鎮人大主席鮑中強告訴記者,在李集,李潘圩村的芍藥花、徐廠村的肉牛養殖、一里王村的“兩薯輪作”……各村結合實際,精心研究發展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村特色產品,積極構建“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

下一步,
李集鎮各村將以發展特色農業
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穩定產業規模,創新經營模式,
不斷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以農民增收推動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推介我市政務公開經驗做法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主辦成功舉辦農機“走出去”經驗分享線上研...
喜訊!又一“楊凌經驗”面向全國復制推廣
購買小雞公與母的鑒別經驗
內陸養出海蝦 年收入超100萬
一周看點|海關總署發布9月農機進出口數據,農機走出去經驗分享...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將于10月27日召開農機“走出去”經驗分享會
[浙江]嵊州市低收入農戶幫促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