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聞網 2022-12-01 14:15
從金秋十月到初冬時節,河曲縣土溝鄉寨窊村的村民經過四十多天的忙碌,莊稼已顆粒歸倉。
土溝鄉寨窊村是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富硒雜糧種植基地之一,有1100多畝坡耕地,分區域種植著土豆、藜麥、黑豆、紅小豆、黑小米和玉米等富硒有機雜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再到如今的健康、合理膳食,昔日的“小米粥、窩窩頭”成為了家庭“養生”的主角,被稱作“粗糧”的小雜糧產業市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山西省集富硒功能雜糧生產、產品研發、銷售于一體的山西省高新技術企業、山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山西省AAA級信用創建單位、山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山西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作建設了產學研基地,是中國科技大學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同年,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引進中科大的富硒營養技術,成功創立了“蓮宇康”富硒雜糧品牌。目前供應市場的富硒農產品主要有小米、馬鈴薯、美葵、黑豆、綠豆、紅小豆、紅蕓豆、莜麥、藜麥、玉米、高粱、花生等三大系列30余款,產品通過了綠色、有機、“圳品”認證,通過線上線下銷往全國各大城市,2021年銷售額達3765.78萬元。
2021年,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發展富硒種植基地6萬畝,流轉荒地2000畝,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收購、統一銷售,惠及河曲10鄉219村5912戶農民,并對各鄉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幫助他們科學種田,秋后回收質量達標富硒雜糧1097.94萬斤,農戶累計增收3074.24萬元,戶均增收5200元,極大提高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
河曲縣土溝鄉寨窊村村民薛挨曉告訴記者:“過去我們也種小雜糧,但長得不好,這邊的土地離村遠,很偏僻,大部分地空著,如今把地包給公司,糧食能賣個好價錢,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在公司打工,賺得也不少,再加上我家里種的莊稼,可比我過去只種地強。”
在開發富硒功能農產品的同時,2020年,該公司投資9000多萬元在河曲縣扶貧農業園區進行FD凍干富硒雜糧深加工項目建設。該項目不僅能夠促進當地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發展壯大小雜糧產業,還能調動農民種植雜糧、水果、蔬菜及養殖牛羊的積極性,增加新的就業崗位、提高農民收入。
張慧光是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負責人,他說:“前幾天下了點小雨,正適合收黑豆,我們現在正在加緊收割各種豆類,目前,富硒種植基地的雜糧收獲已過半。過去我們種雜糧就算有個好收成也賣不上個好價錢,現在經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產量高了,收入也高了,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近年來,河曲縣發揮本地資源優勢,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抓手,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加速優良品種的繁育、引進和推廣,引導農民調整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支持小雜糧加工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積極發展小雜糧生產和加工。目前,富硒雜糧種植面積大、品種豐富、品質優良,每年種植面積都在6萬余畝,年產值達3000萬元,輻射帶動了更多農戶加入小雜糧產業,促進了農民增收,讓富硒農業真正成為帶動農民走向富裕、收獲幸福的大產業。
山西蓮芯硒美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尤金蓮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讓我們非常振奮。我希望把富硒有機小雜糧做成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產業,帶領更多的父老鄉親致富。”
? ? ?作者:王春梅
【鄉村振興“新農人”】趙中夫:產業發展探路人
科技創新助力寧夏葡萄酒和智慧農業產業發展大計
第十一屆全國水生蔬菜學術及產業化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薊州區加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典范城市建設——重點描繪“5個融合...
【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涼州】涼州區金塔鎮:持續推動產業升級 全力...
[貴州]貴陽烏當:建強五大蔬菜基地 推進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塑產業結構 激活發展動能 2022中國城市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廣西河池:提升全產業鏈,助飛繭絲綢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