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發布 2022-12-02 10:39
強冷空氣已于昨日夜間抵達,清新區出現大范圍降溫和大風天氣。據清新氣象臺預計受強冷空氣持續影響,12月1到2日我區陰雨寒冷天氣維持。
為應對寒潮天氣,連日來,清新區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技術指導,全面做好農業防寒防凍工作。

在浸潭鎮大陂頭村清遠市晟錦源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番石榴的基地里,農技人員就如何做好番石榴防寒防凍工作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引導種植戶及時做好樹苗水分的補充和防寒保暖工作,降低寒潮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保障農業生產有序。
清新區農業農村局水果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偉強介紹,大部分果樹的防寒防凍工作都要提前15天做好,如果果樹沒有做好防寒防凍措施,樹體的生長和果樹的產量都會受到影響 ,樹的枝干也會凍壞,凍傷,所以建議提前給果樹噴施防凍劑,間隔七天噴一次,共噴兩次。
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種植戶羅浩馬上組織員工在基地開展噴施防凍劑、熏煙等防寒工作。種植戶羅浩告訴記者,“寒潮天氣來臨之際,鎮上已提前通知他為農作物做好防寒防凍措施,加上今天農技人員上門一系列服務指導,讓他吃了定心丸。”
據悉,為應對此次寒潮,連日來,區農業農村局已派出多個技術組聯合各鎮農技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農戶開展防寒工作,及時采取應急措施,促進各項措施落實,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這份農作物防寒防凍技術應對指南
快收好!
一、馬鈴薯
霜凍對冬種馬鈴薯的危害較大,我省今冬霜凍發生較早,預計本次霜凍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為了應對未來寒冷天氣,應采取綜合的技術措施,以防凍害。
(一)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和排灌,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增施磷鉀肥、葉面肥,或草木灰等熱性農家肥,促進植株生長,增強御寒能力。
(二)在霜凍來臨前,采用稻草、秸稈、地膜等進行覆蓋提高地溫。在山邊或易遭受凍害的地方,如有條件還可搭小拱棚。
(三)降溫前噴施防凍劑(磷酸二氫鉀和5%紅糖水),在植株葉片表面形成固化的保護膜,一般每瓶兌水70-75公斤,可增強植株的抗寒性。
(四)在霜凍來臨的夜晚,可用稻草、枯枝落葉燃燒生火造煙,提高氣溫,改善小氣候,防止霜凍形成。
(五)霜凍發生后,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其他抗寒劑,為了促進植株快速恢復生長,抗寒劑可與葉面肥同時噴施。
(六)凍害發生后,植株易感染多種病害。晚疫病可用70%的銀發利或25%阿米西達懸浮液防治。
二、蔬菜
(一)做好露地蔬菜管理工作
1. 關注天氣
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時關注掌握天氣變化情況,增強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及早做好低溫、陰雨、大風等不利天氣的應對準備工作。
2. 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
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不同的季節,選擇適應銷售市場的抗寒、耐濕、抗病等抗逆性強的品種。
3. 保溫防寒
低溫、冰凍或者寒流到來之時,加強培土,防止根系被凍傷,保障根系活力,促進植株生長??茖W灌溉,在寒潮、降溫侵襲前,選擇晴朗的天氣進行澆灌,增加土壤熱容量,緩解低溫影響。為了降低不良天氣對蔬菜生產的影響,建議采用保護地育苗移栽,同時根據不同蔬菜的生長特點,可采用塑料薄膜、無紡布或遮陽網等覆蓋材料進行地面覆蓋防寒,防止蔬菜凍傷。如碰到極端寒冷天氣,有條件的基地或農戶可以在田地的北面采用柴草等燒煙防寒,減少生產損失。
4. 除濕降漬
春季地下水水位較高,常遇陰雨天氣,易造成土壤濕度過大,出現漚根現象。同時,春季受濕冷天氣的影響,蔬菜植株容易受到凍害,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爛菜。春季栽培需要采用高畦種植,防止地面和畦溝積水。
5. 肥水管理
(1)果菜類肥水管理。對于沒有定植的蔬菜,由于果菜類的生長周期較長,為了避免生產期間養分供應不足或不及時而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和產量的形成,應重視和加強有機肥的使用,保障由于不良天氣可能影響的養分供應。對于處于生長期間的果菜類蔬菜,要結合生長情況和天氣加強肥水管理,進行科學植株調整,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提高蔬菜植株的抗逆能力,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一般情況下,要視生長情況每隔15-20天追一次三元復合肥,畝施75-150公斤,施肥量視土壤肥力、植株生長和結果等情況而異。
(2)葉菜類肥水管理。葉菜需要結合播期及生長情況進行肥水管理。葉菜類蔬菜生長周期短,對肥水的要求較嚴格,對于不結球葉菜,由于植株根系不發達,吸收力弱,可采用勤施薄施,小量多次的原則進行。對于結球類葉菜,應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間根據生長階段進行追肥,隨著生長期的延長而增加施肥量,在結球前重施肥。葉菜類對氮素的要求較高,可采用高氮(如17)、低磷(如5)、中鉀(如12)等的三元復合肥進行追肥。一般散葉葉菜施肥3-5次,畝施30-50公斤,而結球葉菜施肥4-6次,畝施50-80公斤,施肥量視土壤肥力、品種、植株生長、天氣等情況而異。收獲前5-10天停止灌水,以免植株含水量過多而不耐貯藏。
(3)花菜類蔬菜肥水管理。花菜類蔬菜對肥水的要求較高,花球形成期是追肥的重點時期,追肥量要大,占總施肥量的70%以上,一般在充足的有機肥基礎上,可用三元復合肥50-80公斤分3-5次進行追肥,施肥量視土壤肥力、植株生長、天氣等情況而異。為了減少空心及提高品質,可以結合追肥噴施0.2%的硼砂。
(4)根菜類蔬菜肥水管理。根菜類蔬菜是以直根為產品器官的一類蔬菜,產品器官在地下形成,因此生長期間應加強培土。于肉質根“破肚”開始的膨大期,對肥水的吸收量較多。一般在基肥充足的基礎上,畝施三元復合肥50-75公斤,于肉質根膨大期間吸收量占60%以上,分3-5次進行,施肥量視土壤肥力、品種、植株生長、天氣等情況而異。收獲前1周停止澆水,提高耐貯性。
6. 病蟲害綜合防控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綜合采用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等技術防治病蟲害。露地葉菜重點預防黃條跳甲、小地老虎、小菜蛾等害蟲危害,推廣黃藍板、黑光燈誘殺、性誘劑誘捕等生防技術。病害重點防治軟腐病、霜霉病、病毒病、青枯病等,提倡高壟栽培、避免大水漫灌??茖W合理使用化學農藥,嚴格控制施藥安全間隔期,保證產品食用安全。
7. 生產中嚴格落實相關疫情防控政策
嚴格落實省市有關疫情防控要求,對園區所有工作人員,特別是中、高風險地區來粵人員進行排查,確保疫情防護到位。在從事生產或管理工作過程中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且每日更換,并盡量避免在工作過程中“扎堆”干活,工作人員之間要保持必要距離。
(二)設施蔬菜
1. 舊棚做好棚室整修
一是覆蓋保溫、透光性能好的薄膜。二是提高防風能力,合理設置立柱,提高骨架的承重能力。三是防止害蟲遷飛。提前把溫室、大棚用防蟲網遮擋,防止白粉虱、蚜蟲等往溫度較高的棚室內遷飛。
2. 整地施肥
推行精細整地、配方施肥。結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深翻后起壟做畦。
3. 育苗
按照不同蔬菜的栽培茬口,及時做好越冬及冬春茬蔬菜的育苗工作,努力改進育苗技術和育苗條件,爭取育好苗、育壯苗,為越冬茬及冬春茬蔬菜生產打好基礎。
4. 移栽定植
定植時間要根據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上市時間具體確定。大棚蔬菜的定植密度不宜過大,定植后要鋪設滴、灌管并進行全地膜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降低棚室濕度,減輕病害發生。遇到晴天氣溫高時可將棚膜揭開,加強空氣流通,以提高蔬菜的適應性,保障蔬菜生長,氣溫低時要及及時閉棚,保障棚內較高的氣溫和適宜的溫度,提高抗寒力,增加產量。
(三)早春蔬菜生產技術措施
1. 選擇抗逆性強的品種,培育壯苗
從11月份開始,華南部分區域進入冬春蔬菜生產育苗季節。要盡量采用集約化育苗方式,及時播種,加強光照、溫度、水分管理,培育健壯無病、苗齡適當的優質幼苗。
2. 田間管理
早春易發生寒潮低溫濕冷等天氣,要加強播種或定植后的田間防護。大棚栽培可采取四周覆蓋、內部多層覆蓋;露地栽培可采取簡易小拱棚、地膜覆蓋等措施預防低溫濕冷傷害。避免田間積水,同時,進行科學管理,推行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和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保障蔬菜正常生長,提高產量。
3. 應急儲備
加強市場供應情況監測預警,因地制宜擴大速生、生長期短的蔬菜播種面積,如菜心、小白菜、莧菜等,快速補充市場供應,同時可以因地制宜貯備一些耐貯藏的蔬菜。
三、甜玉米
1. 及時預防冷害。根據當地天氣預防,在降溫前澆水追肥,增加土壤水分,提高地溫,噴施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等混合液來減輕低溫冷害癥狀。
2. 冬種區尚未播種地塊,因地制宜選用適合當地的耐低溫良種。
3. 覆膜栽培可降低苗期低溫冷害。
4. 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及防治。玉米苗期受冷凍害后,抗逆性下降,應根據田間情況,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并及時做好防治。
5. 葉面噴施生長調節劑。玉米苗受冷凍地塊,待降溫結束后每畝每次用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45公斤,以促使玉米恢復生長。
四、果樹
(一)柑橘
1. 分批采果。對于結果期的樹體要做到先熟先摘,后熟后摘,避免果實長時間留樹消耗養分或遭遇凍害造成經濟損失。
2. 修剪。天氣轉暖后進行修剪,以輕剪為原則,留強去弱,留疏去密,剪內少剪外,剪弱少剪強,保持內通外旺。重點剪除蔭枝、無結果能力的衰弱枝、落葉的結果枝、枯枝、病蟲枝、重疊枝等,集中燒毀。
3. 覆蓋及增施有機肥。在果園樹盤表面覆蓋秸稈、稻草、雜草、樹葉、綠肥或塑料薄膜,減少地面輻射散熱。增施腐熟有機肥,葉面噴施有機液肥或高鉀葉面肥,增強樹體抗寒能力。施經腐熟的餅麩液肥、畜糞肥或復合肥為宜,勿偏施氮肥,可噴0.3%~0.5%磷酸二氫鉀或1%復合肥液2~3次,以補充樹體營養,增強抗寒能力。
4. 灌水保溫。有條件的果園在凍害來臨前5~7天灌水,以灌透為宜。凍前灌水可以保持土溫,增加果園空氣濕度,減少地面熱輻射,提高根系抗寒力。
5. 熏煙加溫。采用熏煙的辦法,可以減少輻射散熱,減輕霜凍,改善橘園微域氣候,使園內氣溫提高2℃以上,防凍效果明顯。熏煙材料可就地取材,選用雜草、谷殼、木屑、落葉等,每畝4~6堆,在低溫來臨前點燃。
(二)香(粉)蕉
1. 加強肥水管理。要施好過冬肥,多施一些暖性肥,提高土溫,增強植株耐寒力。也可適時噴灑葉面肥,提高葉片的抗寒力。在澆水管理上,如果是干冷天氣,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可增加土壤溫度;若是濕冷天氣,則要及時排水,保護根系。
2. 套袋保溫。套袋保溫方法是常見的防寒方法,在11月時未能及時收獲的香蕉,用塑料袋套果,里面套暖性袋,外面用套防水薄膜。
3. 清園薰煙。越冬前將果園內雜草雜物清除干凈,再用稻草或枯蕉葉等堆積在一起,在寒冷和低溫時點燃,一般在傍晚時分點燃,點燃時要注意明火不宜過大,使其慢慢發煙,使整個果園上空有一層煙霧,可提高果園的溫度,防止凍害。
(三)荔枝龍眼
1. 修剪增肥有機肥
秋冬季對老果樹枝條進行修剪,要求宜輕不宜重,重點剪除陰蔽枝、病蟲枝,樹冠枝群去弱留強,盡量不剪大枝。天氣轉暖后可適時噴有機葉面肥加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
2. 樹干涂白
結合清園工作,對荔枝、龍眼樹的主干及主枝進行一次涂白,既防寒又殺菌。涂白劑的制作方法:生石灰10份,食鹽1~2份,粘著劑(如粘土、油脂等)2份,石硫合劑原液2份,水35份,也可以加入少量有針對性的殺蟲劑。先用水化開生石灰,濾去殘渣,倒入已化開的食鹽,最后加入石硫合劑、粘著劑等充分攪拌。涂液時要干稀適當,以涂刷時不流失、干后不翹、不脫落為宜。
3. 樹盤培土
對幼齡樹實行培土保護是效果最為顯著的可靠方法。以樹干為中心,筑成幼齡樹半徑50厘米,成年樹半徑100厘米以上,高30~50厘米的面包狀土堆,先在樹盤內放置一層稻稈或草木灰,然后覆土,做到防凍保濕。
4. 根部灌水
霜凍來臨之前,做好灌溉工作,提高土壤的含水量,防止接近地面的溫度驟然降低,引起凍害。
5. 果園熏煙
在霜凍來臨的夜晚,當溫度降至荔枝龍眼受凍害的臨界溫度時,在迎風處點燃熏煙,并多處設點,力求分布均勻,以煙霧能籠罩整個果園為佳。
好技術自帶人間煙火味
“十措施”助力牛產業做大做強
【短視頻】敦煌市餐飲企業減少堂食 落實落細防疫措施
懷柔區寶山鎮全力做好應對寒潮大風天氣工作
濉溪縣:農機部門打好“組合拳”積極應對寒潮天氣
關于2022年動力機械試驗鑒定和技術推廣培訓班暨丘陵山區和水田特...
運城市鹽湖區舉辦糧食機械化烘干技術培訓班
多措施針對高風險外溢人員做好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