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11:44
全縣2854名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并列入長期幫扶對象,3657名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殘疾人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1050余名,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達到100%……全縣殘疾人各項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
近年來,天祝縣各級殘聯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論述,以加快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為宗旨,堅持兜底與扶持并舉、保障與發展并重,全社會關愛幫助殘疾人氛圍日益濃厚,殘疾人社會活動參與率明顯提高,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連年攀升。康復服務助力精彩人生康復是殘疾人最迫切、最現實的需求。天祝縣積極回應殘疾群眾的康復需求,以“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為目標,先后爭取康復經費257萬元,實施殘疾兒童康復救助、輔助器具適配等重點康復項目,3657名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

今年59歲的馬生云雙腿殘疾,出行很不方便。得知這一情況后,縣殘聯為他配發了電動輪椅,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他出行不便的問題。天祝縣東大灘鄉東大灘村村民 馬生云:今天,縣殘聯給我發放了一個電動輪椅,我非常高興,感謝殘聯對我們的關心。

修復“折翼”,拯救天使,讓“折翼天使”重新飛翔。為關愛殘疾兒童,用心托起這群折翼天使,近日,縣殘聯為45名患有孤獨癥及聽力、言語、視力障礙的兒童發放益智輔具、言語交流溝通輔具、助視器等輔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用積極心態面對挑戰。家長 劉錦霞:非常感謝縣殘聯對我們娃娃的關心,娃娃在康復、上學、看病等許多方面遇到困難,他們都會及時幫助我們解決,這次又讓我們領取輔具,這些輔具對我們娃娃的認知和交流都有很大的幫助。近年來,天祝縣累積發放各類輔助器具3000多具,免費發放成人及兒童輪椅832輛;資助5名兒童安裝人工耳蝸;完成孤獨癥殘疾兒童康復訓練61人(次),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66人(次),腦癱兒童康復訓練68人(次),低視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217人(次)……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全縣康復服務率達到80%,殘疾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幸福感逐年提高。
精準幫扶點亮創業夢想堅持輸血與造血并重,用愛撐起一片自強自立的天空,是我縣殘疾人事業的又一亮點。天祝縣東大灘鄉上圈灣村村民陸發祥在勞作中因意外導致手部受傷,縣殘聯工作人員上門為他配發了一臺血壓測量儀,并為他發放了殘疾人創業就業扶貧資金,鼓勵他堅定信心,努力發展好自己的羊養殖業。

天祝縣東大灘鄉上圈灣村村民?陸發祥:今年,縣殘聯為了讓我們擴大畜牧業,給了我們3000元錢,用于購買羊飼料。今天,縣殘聯工作人員又上門給我發了血壓測量儀,特別感謝政府對我們的關心和關愛。天祝縣華藏寺鎮寺灘村村民宋殿慶,在縣職業中學學到修理電器的技術后就開起了電器維修店,全家人的生活也全靠維修店維持。近兩年,因為維修店生意不太好,宋殿慶便常常外出接活,上門維修,十分辛苦。天祝縣殘聯在了解到他家的情況后,經過審核為他們送上了東西部協作扶持資金。

天祝縣華藏寺鎮寺灘村村民?宋殿慶:今年,縣殘聯給了我3000元扶持資金,我購買了一些維修器材,減輕了支出壓力。這對我來說就是雪中送炭,感謝殘聯對我們殘疾人的關愛和支持。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天祝縣聚焦殘疾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落實優惠政策,推動落實兜底保障,將全縣2854名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列入長期幫扶對象,改造農村貧困殘疾人危房380戶,落實財政扶貧資金190萬元,扶持帶動殘疾人創業就業700余戶。同時,全面加強殘疾人就業培訓工作,先后對1050余名殘疾人進行了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對全縣自主創業的530戶殘疾人家庭進行扶持,扶持60名殘疾人實現個體就業。
天祝縣殘聯副理事長?王成仁:下一步,天祝縣殘聯將繼續秉持初心,應幫盡幫、應扶盡扶,進一步增強幫扶的精準性,切實解決殘疾人在就業創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讓他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兜底解困托起穩穩幸福殘疾人托養服務的開展,旨在幫助殘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與社會交往能力,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今年60歲的王金元是東坪鄉先鋒村村民,因病導致腿部殘疾。在政府的幫助下,他住進了康德養老服務中心。

天祝縣康德養老中心供養人員 王金元:我是一個殘疾人,由于自身的原因,自己一個人生活很不方便,2019年入住康德養老院到現在。在這期間,我感覺養老院的生活很舒心,平常養老院會組織我們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在節假日會給我們發一些生活用品、衣物。我們吃得也很好,每天的飯菜不重樣,還有飯后水果,我們身體不舒服會有護理人員及時為我們做檢查,院里就有醫院,我們可以隨時去醫院看病。
王文德是松山鎮祥瑞新村的村民,他因雙腿殘疾,生活不便。近年來,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項目,幫助他打掃衛生、洗衣、理發等,極大地解決了他生活上的困難。
天祝縣松山鎮祥瑞新村村民 王文德:服務人員一月來兩次,洗衣服、做飯、打掃衛生等,確實非常好。

如今,天祝縣已建成了集殘疾人托養、康復為一體的殘疾人托養服務中心和養護福利中心。天祝縣推行“公建民營醫養結合,公立機構兜底保障,幸福大院就近照護”的服務模式,2019年在“全國扶貧日”扶貧論壇上進行了典型發言,“以政策‘組合拳’筑牢殘疾人社會保障網”的典型做法,入選首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進行了專題報道。
天祝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 韓正鴻:我們將通過開展各項服務殘疾人的活動,采取一幫一、多幫一的形式,在涉及殘疾人民生需求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務,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解決殘疾人所需、所想、所盼。

為夯實全縣殘疾人事業發展組織基礎,按照“組織沉到底、服務零距離”的工作要求,加強和規范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全縣19個鄉鎮殘聯全部配備了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人專職委員,并實現了實名制管理。178個行政村、20個社區已單獨或合并成立了103個村(社區)殘協,每年分別落實工作經費1.2萬元。為進一步強化黨對殘協組織的領導,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兼任殘協主席,有效解決了“殘疾人的事有人辦、殘疾人的工作有人干”的問題,讓殘疾群眾“遇到事情有人管,碰到困難有人幫”。天祝縣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 韓正鴻: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為新形勢下更好推進殘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通過各種扶殘助殘活動,不斷提升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具溫度的關懷,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落細。

如今,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個個殘缺的生命及家庭重新綻放光芒,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社會發展中,一起憧憬和描繪著未來美好的藍圖,為實現美好生活不懈奮斗。
全媒體記者:劉洪凱?李登玉
[安徽]合肥:民生有“溫度”,幸福有“質感”
[江蘇]助力特色產業發展,種出致富好“錢”景
[山西]云州區: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示范發展新模式
[湖南]黑茶產業集群賦予發展新動能
我國立法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
[山西]澤州:走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黨建搭臺聚合力 優勢互補共發展
單縣品牌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