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2 11:24:07

“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是省委立足新發展階段為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的戰略性舉措。我市將以5個區(縣級市)和2個經濟功能區、112個鎮(街道)、1906個行政村(社區)為主體,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為目標,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牽引,以城鄉融合發展為主要途徑,按照分類施策、集約高效、協同聯動、改革創新、群眾路線、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推動縣域振興、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高州根子河碧道。 信宜市錢排鎮打造的“中國李鄉·山水雙合”景觀帶。 從中央層面看。黨的二十大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對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作出戰略部署。 從省的層面看。省委立足廣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短板在縣、薄弱環節在鎮、最艱巨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及縣域綜合實力較弱、縣鎮村內生動力不足的省情實際,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作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決策部署。 從市的層面看。茂名市同樣存在縣域綜合實力較弱、縣鎮村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茂名市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省委決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茂名市均衡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振興縣域經濟的現實需要。 高州市“鑒江印象”鄉村振興示范帶。 為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振興縣域經濟,茂名在2021年就提出實施“百墟千村鄉村振興”計劃,以5個樣板墟(茂南油城墟、電白疍家墟、信宜竇州墟、高州高涼墟、化州橘州墟)和6個示范群(一湖一灣一港一城一區一帶)為牽引,墟村聯動,構建“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聚片成面”鄉村振興新格局。這與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思路舉措高度一致。茂名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有先發優勢。


堅持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在市的組織協調下,把縣的優勢、鎮的特點、村的資源更好地統籌起來,壯大縣域綜合實力,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領導小組,壓緊壓實縣、鎮、村三級責任,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抓好項目規劃、政策制定、資源調配、督促落實等工作。通過落實用好上級配套支持政策、深化城鄉體制改革、構建新型幫扶協作機制、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把各方的力量調動起來,把發展的活力激發出來。 二是加強資源統籌。把縣域作為整體,統籌推進規劃建設、基礎設施、要素配置、生態環保、基本公共服務等五個一體化建設,把城鄉貫通起來,促進城鄉發展空間集約利用、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覆蓋,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優化營商環境,做強產業發展平臺,繪好城鄉區域發展藍圖,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搭建平臺,推動城鄉發展互補互促,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引導差異化發展。茂南區依托中心城區先天優勢,利用“城鄉要素兼備”“工農同步發展”的條件,打造以城帶鄉、以工補農效益明顯的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電白區在與城市同頻共振中相向而行,做服務和融入全市大局的表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濱海城市的先行區;信宜市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堅持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發展,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建設生態發展區現代活力之城;高州市當好茂名產業強市、鄉村振興排頭兵,建設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化州市激活潛在優勢,奮力建設粵西空港門戶、特色產業強市,形成化北生態經濟區、化南臨空經濟區、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區功能分明、優勢明顯的新增長極。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以產業發展為先導,做強現代農業產業平臺,狠抓工業園區擴能增效,鼓勵申報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深入開展國家縣域商業行動示范縣建設行動,搭建縣域經濟發展平臺。依托縣域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引進“鏈主”企業,發展“子鏈”產業,強鏈延鏈補鏈,逐步形成“生產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流通在縣城、增收在農民”的縣域經濟發展模式。 化州空港物流園楊梅產業集聚區。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堅持“規劃先行,交通先導,功能完善”的原則,高水平規劃“兩軸—兩個圈層”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升縣城的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環境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城產產城融合等領域的綜合承載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吸納外出人員回流就業創業。 完善縣鎮村三級交通網絡,結合美麗圩鎮建設,優化圩鎮生活、服務、商業三個功能圈,把鄉鎮打造成為鄉村治理中心、農村服務中心、鄉村經濟中心,形成“縣城—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樣板墟—普通圩鎮—中心村”等多層級多節點城鎮體系,使鎮域成為聯城帶村、聯農富農的重要的節點紐帶。 同時,大力實施“百墟千村鄉村振興”計劃,統籌資源抓好茂南油城墟、電白疍家墟、信宜竇州墟、高州高涼墟、化州橘州墟等5個樣板墟和一湖一灣一港一城一區一帶等6個示范群建設,加快把電白沙瑯、信宜錢排、高州長坡、化州合江等4個縣域副中心和七逕鎮官橋鎮等2個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鎮打造成為縣域的重要發展極,培育壯大中心鎮,大力發展專業鎮、特色鎮,輻射帶動廣大鄉村建設,推動鎮村一體融合、各有精彩。 果農喜獲豐收。 推廣“一四五”工作法,遵循鄉村發展規律規劃鄉村建設項目,不搞大拆大建,貪大求洋,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美麗宜居鄉村。 信宜市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持續加大投入,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短板。堅持“產業平臺”和“微動力源”雙輪驅動,持續加強“6+19”現代農業產業平臺建設,持續培育農業特產、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等鄉村振興“微動力源”,推動農民就近就業。 健全鄉村自治、法治、德治體系,推廣清單制、積分制,激發鄉村自治內生動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 用好黨群服務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鄉風文明。




權威解讀 | 如何推進“兩軸-兩個圈層”交通路網規劃建設?干貨全...
權威訪談 |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吳衛華:踔...
聚焦高質量發展?報告解讀 2023年的民生答卷該如何書寫……
用奮斗創造幸福生活——外國友人見證中國高質量發展
我國以“三提升”“兩促進”舉措大力推進兒童健康全面發展
寧夏加強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衛星瞰高質量發展 | 一抹青綠繪新顏
權威解讀 | “擁江向海”發展,茂名如何建設“精明緊湊”城市?